第365部分(第3/4 頁)
方的感覺。
“呵呵,都督,如今琉璃廠這一片地方可比先前繁華多了。”沈福元說道。
秦良yù原本就對京城裡巨大的變化感到好奇,聽沈福元說起京中的繁華,覺得這個沈福元或許可以為自己解huò,為什麼才幾年,變化就如此的大?或者說,才一年,變化就如此的大,至少當今聖上登基前,這一片還是原來的老樣子,是一片臭水溝,爛泥窪。
“沈大人,老身好奇,這京中,為何變化會如此之大?老身見外城那一排排的大磚房,修得有氣勢,是何人傑作?又是何用?老身見那些房子裡的人,似乎不少,沈大人可否為老身解huò?”秦良yù微笑著問道,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秦良yù心頭,她只知道皇帝陛下拿出一千萬兩銀子賑災,補發數百萬兩銀子的欠響,更是在關外和東虜大戰,這huā的銀錢,數以海計,卻不知道這京城裡,忽然出現如此之多的新鮮東西,秦良yù對皇帝的印象,對京城的印象也越來越模糊,到了京城,看到這變化一新的場景,讓秦良yù覺得,京城很陌生。
“都督,這都是陛下的功勞,如今天災連綿,地裡沒有收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以為家,無以謀生,陛下不願見這些百姓流離失所,所以,就建瞭如今的許多工場,給百姓找個謀生的地方,讓百姓不至於流離失所,……都督在前面見過的那些大磚房,就是陛下建的那些工場,有玻璃場,有製衣廠,被服場,紡紗廠,馬車廠等等,還有一部分是兵仗局設的場子……”沈福元解釋道。
秦良yù聽了,心中的疑huò解開了些許,默默的點點頭。
“怪不得呢,娘,我怎麼說到了這京城附近,就不怎麼看到乞丐,原來如此呀陛下當真是聖德,可真厲害啊……”張鳳儀恍然大悟的說道。
秦良yù聽了,也笑了笑,怪不得,這京城這樣陌生,以前這京城,特別是外城和城外,一到災荒年景,逃荒,要飯的人可不少,可今年,雖然是個大災荒之年,可要飯的明顯的很少,逃荒的人也不似以前那般愁眉苦臉,也就是說,這些工場其了很大的作用。
“陛下真是仁德,天下的百姓,有福了。”秦良yù從容的說道,說完,又問道:“沈大人,老身想問,那個製衣廠,可否就是給八十萬邊軍制衣的場子?”秦良yù忽然問道,天氣已經漸冷,冬天過冬的問題,已經擺上來了,雖然就目前種種的情況來看,自己這次入京的待遇不會低,但是,沒見過皇帝,心還是懸著的,萬一皇帝不給她新軍的待遇,還還和先前一樣,她就得給她的子弟兵們準備過冬的衣物了,到時候可能需要幾千套棉衣,以及被子之類的東西,如果有可能,倒是可以透過熟人買一點,如果便宜些,手頭的銀子,可節儉些。
“呵呵呵…,這話在下本不該說,不過,既然都督問起,那在下就說了…都督其實大可放心,陛下待人,向來寬厚,都督不遠萬里前來拱衛京師,陛下那裡會叫你們挨凍捱餓?呵呵呵,那八十萬套棉衣,不光是邊軍的,京營也有份,一月前就開始往邊關運了,都督和滿都督他們一樣,必定會入陛下的新軍,必定會是新軍一個待遇,棉衣,吃食,駐地,餉銀這些,都督完全不用擔心……,陛下自會安排妥當的……,呵呵,新軍什麼都好,就是訓練累人,都督,這些話,在下本不該說的,已經逾越了,呵呵,都督勿見怪,還望海涵……”沈福元笑著說道。
“那可就多謝沈大人了。”秦良yù聽了沈福元的話,心裡放心不少,這個皇帝心腹說出來的話,應該假不了,當今皇帝確實是跟以前的朱家皇帝不一樣,這京城也確實是變了,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沈福元笑著拱拱手,這些東西,確實不該他說,不過,這秦良yù可是和自己一路人,可是帝黨,既然陛下這樣看重她,那自己說些東西出去,也無所謂。
“都督如今看到的這琉璃廠大街,就是外人傳說得荒誕的玻璃街了,先前不過是xiǎo衚衕,爛泥路,如今,可都鋪上麻石了,那片寬敞的地方,就是先前的琉璃廠,如今,都給我家大掌櫃收下來,準備做一個更大的廣場,全部都鋪上麻石……”沈福元親自帶路,一邊走,一邊介紹琉璃廠的情況。
“這琉璃廠果然名不虛傳啊如此長的一條大街,臨街都以玻璃封牆,當真是天下一絕,老身看了,也覺得驚奇”越看這琉璃廠,秦良yù心裡就越踏實,琉璃廠越厲害,越好,越說明皇帝有錢,皇帝有錢,起碼今年過冬的棉衣是不用自己再擠銀子了,手邊倒是寬泛許多。
“都督過獎了”沈福元很自豪,這裡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