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3/4 頁)
yù沒有說什麼,但是楊改革還是自顧自的解說起來。
“臣明白。”秦良yù沒說什麼,只是在心裡想,要說仁孝,她的手下,也不收那種不仁不孝的東西,要是皇帝給她的手下發三成,給家裡再發三成,怕有些顧家的人要給家裡寄六成去,一個月二兩銀子,這個價,她敢保證,皇帝要多少合格的白桿兵,就有多少合格的白桿兵,石柱那地方的窮苦,不是京師,不是大地方的人能想到的,別說是死,要他們吃人,他們也願意,有得十萬白桿兵,她就敢說把東虜給推了,何至於皇帝這般費盡心思跟東虜較勁?當然,這也是在心裡想想,並不會說出來。
“……,訓練方面,必須接受新軍的統一訓練,這個牽涉到統一指揮和作戰的問題,東虜一次可以投入數萬攻擊一個點,一個面,所以,朕希望,全軍上下,都接受相同的訓練,某個點出現損失,才可以及時的調派增援,才可以迅速的磨合,不至於因為訓練參差不齊而出現銜接的問題……”楊改革又說道。
“臣明報。”這一點,秦良yù倒是明白,她手下的白桿兵之所以是白桿兵,那就是因為受到的訓練和別人不同,每次補充兵力,都需要重老家石柱那邊補充,一般別處的人,根本不適應白桿兵的打法。
“……說到了訓練,新軍向來是實彈訓練,白桿兵很快就會掌握火槍shè擊的,至於大炮,朕會配齊必要的大炮,騾馬,廂車這些都不是問題,如果白桿兵的適應xìng強,或者說有必要,朕或許會配戰艦也說不準……,有了這些新式的裝備,再給白桿兵配上一柄用以拼殺的刺刀,朕想,白桿兵必定會天下無敵的……”說到刺刀,楊改革倒是有些YY了,嘴角不經意的就裂開了些,到如今,還沒有合適的鋼材大規模的製造刺刀,那種火槍上裝備刺刀的想法,還是有些早,不過,憑著白桿兵的勇氣和意志,真的給白桿兵裝上了火槍和刺刀,楊改革相信,推平野豬皮真的沒問題。
“臣謝陛下”秦良yù長噓一口氣,皇帝果然是捨得,她的兵之所以叫白桿兵,那就是因為沒錢,買不起火槍,更用不起,所以,只能用最廉價的長槍來武裝,如今聽說不光是武裝火槍,大炮,還實彈訓練,秦良yù就覺得,一長串的銀子不斷的從自己的頭上飛過,皇帝有錢,果然不是吹的。
“……還有,朕的新軍,要求就是每個人都識字,朕的新軍,有專mén負責教導的先生,不識字的人,不能如新軍,即便入了新軍,也不能升職,這一點,老夫人務必要跟將士們說清……”楊改革又說道。
“……”秦良yù早知道新軍的這個古怪規矩,全軍都得識字,也就是說,一下子,她石柱那窮山惡水之間,要不了多久,就會有xiǎo一萬讀書識字的人……,秦良yù縱使先前就聽說過這個規矩,但是,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看著秦良yù那吃驚和不解的表情,楊改革笑道:“老夫人可是不解為何朕會如此要求?”
“回陛下,臣確實有些疑huò了。”秦良yù也直說了,皇帝很好說話,也很信任自己,那麼,也就沒必要太生分。
“……呵呵,其實也簡單,新軍全軍,必須能夠理解朕的作戰意圖,必須能夠執行朕的命令,即便是戰到最後一人,仍然是新軍的一顆種子,仍然能夠發芽,重新長成參天大樹,所以,識字,就是必須的,其實,朕想的是給每個士卒一個上進的機會,朕希望每個士兵,都能當將軍,呵呵,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既然想當將軍,識字就是必須的,朕不想傳達作戰命令,指令的時候,因為不識字而貽誤戰機,……”楊改革笑著說道,這個話,以前對滿桂和趙率教說過,現在又對秦良yù說了一遍。
“臣明白了……”秦良yù對於皇帝的這個說法,蠻贊同的,唯一的就是,全軍識字,那得多出多少額外的開支?不是皇帝,誰玩得起?她連裝備武器的錢都沒有,只能nòng根白蠟杆子,那裡還有閒錢請先生?筆墨紙油那樣不要錢?
楊改革想了下,又神秘的道:“……其實,朕最核心的意思是,將來將士們退伍了,如果識字,將來在家做個土財主,也不至於被人欺騙,在鄉里做個鄉紳什麼的,也才拿的下,不是麼?朕不希望朕的將士一直都是被人瞧不起的窮當兵,朕希望朕的將士給朕賣完了命之後,能有一個好歸宿……,呵呵呵,也算是朕的一點心意罷了,這一點,老夫人不要到處說呀……”楊改革笑著說道。當然,這個話也對滿桂說過,向全國廣大農村安chā自己的勢力,無疑是一步很大的棋,需要及早的佈局了,很多事,都是從這不經意,從xiǎo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