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2/4 頁)
了,不過如今,皇帝那二成補貼的明旨一下,邸報上一說,需要有稅監開出的發票才能領到錢,於是,瞬間,這個地方就成了江南的重地,無數造船場的商家開始登mén拜訪。
如今,雖然說是幫助轉運災民才給二成補貼,不過,這條明顯就放得很鬆,沒人管你日後會怎麼著,是不是運災民,所以,變相的,卻是造所有的船都給補貼,一下子,自以為找到空子的人蜂擁而至,希望在稅監裡登記上,能開出發票,能開出發票了,才會有人來造船,不然,那二成的補貼,誰來貼?
如今的稅監,歸喜公公管,喜公公原本就是掌管寶源局鑄幣的,手裡過的銀錢,以千百萬計,在江南,那也屬於有權有勢的大太監,所以,在他這個衙mén前,也沒什麼人敢放肆,能管得了喜公公的,就是大內,大內遠在北京,所以,儘管很多人對喜公公這種不給他們登記,不給發票的做法很有意見,卻也沒什麼辦法。
“公公,外面又來了很多要見您的,都是要來咱們稅監登記要發票的。”xiǎo太監伺候著喜公公進屋歇息,邊伺候邊說道。
喜公公沒說話,而是翻開那一疊的拜帖,隨便翻了一會,就看完了。
“不見,就說灑家累了,他們那事,等灑家有空了再說,這些賤骨頭,不把他們晾幾天,他們倒是不把咱們稅監當回事,先前還老是笑咱們稅監來著,這次,灑家倒是要讓他們知道稅監的厲害。”喜公公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些拜帖裡,沒一個是喜公公中意的,都是些想銀子想瘋了的人,也不看看情況和世道。直接就拒絕和這些人見面,喜公公如今身兼幾職,皇帝讓他多關照稅監的事,於是,他也是天天往稅監跑,原本只要一個月來那麼一兩次就可以了,現在,倒是把稅監當成固定的住處了,寶源局那邊,漸漸的放開。
“xiǎo的領命,這就去回了他們。”xiǎo太監立刻說道。
xiǎo太監出去了,喜公公坐下來,回想這個問題來,接到皇帝的信之後,他就開始關注稅監,後來,鄭懷忠又來找他,和他商量稅監和發票的事,這事關係到那二成銀子的補貼問題,鄭懷忠想讓喜公公遲些日子發放發票,以便他多多的接些生意,等他接的差不多了,再給那些人登記,開發票。
喜公公沒多想,倒是答應了,當初他初來南京,找不到銀子鑄幣的時候,鄭懷忠可沒少幫他,再說,都是皇帝身邊的人,能幫的就儘量幫,再說,皇帝也在信裡提到,不要什麼阿貓阿狗都給登記,要選一些有信譽,可靠的商家,以便於日後好收稅,所以,喜公公很乾脆,把那些想登記的人給晾在了一邊。
一群想來登記,領發票的人不得不出稅監。
mén口,一個前來登記的人曬道:“如今可出了奇事了,送銀子給別人,別人還不收,哎…這什麼世道…”說完,這個前來登記的人坐上轎子走了。
其他人紛紛側目,一個個垂著臉,紛紛上了自己的轎子,走了,如今這奇事給自己撞上了,自己送銀子給別個,別人還拿捏,不收,這事要放以前,誰信啊?一個個自嘆晦氣。
江南造船廠這邊,如今也同樣是熱鬧非凡,來造船的人,陡然多了許多。不少原本在其他地方造船的人,聽說皇帝補貼二成之後,立刻改換mén庭,紛紛託關係,找mén路,在江南造船廠這裡造。
鄭懷忠也樂得有人在他這裡造船,皇帝跟他說過,能容納更多的人做工,就是好事,如今天災延綿,如果能給百姓一個做工,找吃食的地方,就是善政,就是大德,所以,鄭懷忠的造船廠,一擴再擴,招收的工匠,人員,也越來越多,生意,也從來不挑三揀四,大到戰艦,奇到西洋戰艦,多到數量眾多的漁船,乃至現在的商船,只要有錢,他來者不拒,這次,更是讓喜公公幫忙,讓他那邊暫緩些日子給別人登記,讓他好把造船的生意多多招攬一些,鄭懷忠只希望,能容納更多的人在他船廠裡做事,能為皇帝多分一點憂,就行了。
一幫從稅監出來的轎子,又在南京造船廠mén前停了下來,看著造船廠mén口車水馬龍,一派忙碌的景象,個個臉上晦氣,那些進出造船廠的人裡面,很多都是他們那裡的老主顧了,可如今,全跑到南京造船廠這個官辦的地方造船來了。
除了晦氣,就只能晦氣,誰叫皇帝的條件這樣奇怪呢,你沒發票,就別想攬到造船的生意。
……
秦淮河,媚香舫上。
一群穿著奢華的人,圍坐一桌,享受這秦淮河上的胭脂味。
酒過三巡。
“諸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