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信?”
“喂喂喂,怎麼說話呢!”老程不樂意了:“人家這叫救了你的命!有你這樣態度的嗎?”
“不是不是,”敬德連忙擺手:“我只是好奇,畢竟這麼多大軍就因為他一句話——”
“咳,”老程一聲打住,有些尷尬地對秦王道:“娃兒直覺奇準。俺們臨時出兵是未經正常程式,不過,咱也不要啥獎賞了,就算功過相抵,殿下不介意吧?”
世民道:“用人不疑,何來介意?不但無過,反而是大大的有功哩。”
“殿下英明!”老程大喜。敬德呆掉。
“羅將軍怎麼一直不說話?”世民側頭看看。
士信稍微鬆動馬兒的韁繩,淡淡答道:“秦王決策,十分明理。”
秦王似笑非笑:“是嗎?”
一旁程咬金看看天色,明明太陽還很大呀,怎麼有些發寒?
避矟奪矟
九月,秦王中軍順利拿下北邙山,結陣青城宮,與王世充主力遙相對峙。
東都外圍已經大致掃清,河南州縣相繼來降,洛陽幾乎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島。
然此城畢竟自古便是中原重鎮,城牆巍峨高聳,護城河寬數十丈,引洛水灌之,水深難渡。
王世充更加不是等閒之輩,為了抗拒唐軍,早在洛陽城裡做了大量的長期防禦準備。城上備有大駁飛石,重五十斤,能丟擲二百步遠;還有“八弓弩箭”,箭桿粗若車輻,箭簇大如巨斧,可射五百餘步。
其他如滾木、礌石、火箭、滾水自不必說,更是準備充裕,多不勝數。
世民下令攻了好幾次城,有時晝夜輪番不息,雲梯、鐵索、拋石車、排炮等各種攻城戰具全都用上了,一連猛攻十幾天,竟不能克。而唐軍將士傷亡慘重,有上千名士卒戰死城下。
戰事進入膠粘狀態。
燕趙之地,英雄之地。
自燕太子丹開養士之風、不愛後宮美女愛英雄以來,民間就形成了敬重好漢的風氣。平民百姓,若聞敵虜來,不是怯懦哀嚎,而是父母拉出戰馬,妻子取來弓箭,男人們甚至不待穿好盔甲就勇於上陣。
統領燕趙大地的,正是大唐一品公、幽州總管羅藝。
前線戰報被扔到一邊,四十左右、方臉濃眉的英挺男人拿著一封火漆過的快件,若有所思。
“夫君,”一個美貌婦人從內室走出,見他模樣,輕道:“莫非戰事不順?”
婦人乃羅藝之妻,姓秦名勝珠。
羅藝搖頭而笑:“竇建德之流,去打打孟海公徐圓朗也就罷了,我還不把他放在眼裡。”
“那您——”
他將手中快信一揚:“楊林死了。”
“靠山王?”秦夫人一詫:“風雲似他,竟然就死了麼?”
“你也不信吧?”羅藝摸著下巴:“想當年衡水之濱,他勸我棄陳降隋,手段使盡,其老謀深算、陰詐詭變亦令我防不勝防,羅某一生,難逢對手,他倒走得爽快。”
“是壽終正寢而死,還是——”
“……被一個叫羅士信的少年殺死。”
“羅士信?”夫人念著,“此人卻是未曾聽過,是妾孤陋寡聞了。他也姓羅,好巧!”
羅藝微微一笑,並不答話,心思卻已經圍著“羅士信”三個字打轉。
楊林的義子,殺手起家,十二歲與秦瓊為大隋轉戰沙場,十四歲倒戈瓦崗……無父無母,槍法奇絕,未有對手。
看著架上自己慣使的滾銀槍,聞名天下的三十六路羅家槍啊——
此子到底是誰?
“總管。”一名屬下立到門邊。
“進來。”
“報總管,竇建德已率夏軍撤退。”
“哦?”他微眯雙眼,繼而朝夫人眨眨,一副“不出我所料”的神氣。
秦夫人掩嘴而笑:“夫君不乘勝追擊?”
羅藝搖頭:“如果不能全部消滅他,那還不如減少自己的損失。”
說罷對屬下揮手:“三日內維持原先戒備,謹防有詐。”
“是。”
“俺聽說王世充派了王琬當使者跑到洺州像竇建德求救去了,姓竇的不理他,他便賴著不走,整日間哭哭啼啼,向那些人哀哀乞憐吶!”程咬金端個盤子,一半擺花生,一半擺香乾,兩者混在一起吃,有牛肉的味道——這是娃兒特別告訴他一個人的解饞秘方。
秦瓊道:“竇建德正忙著與羅藝、孟海公交戰,又與我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