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3/4 頁)
告訴黛玉坐月子的避諱,又請來鴛鴦一一記住,該吃什麼,該做什麼,該避諱什麼,早就列了單子遞上,又道:“我生麒哥兒時是冬日,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也罷了,偏如今是六月,奶奶只怕要吃些苦頭了。”
黛玉癖性喜潔,聞聲蹙眉,道:“別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我能如何?橫豎我比常人好些,往年身體不好時,盛夏還穿夾衣呢,倒也不怕什麼,多換幾次衣裳罷。”
雪雁贊同道:“只好如此了。”
忽然來人說麒哥兒醒了,在家裡哭鬧找娘,黛玉十分心疼,道:“你快回去罷,怎麼丟了麒哥兒一人在家?下回過來,帶麒哥兒一起。”
雪雁笑著稱是,先告辭回去了。
周鴻聞得雪雁已經走了,方進了房中,見黛玉正在凝神沉思,不禁皺了皺眉頭,走過去伸手理了理她頭上的抹額,道:“在想什麼?”
黛玉回過神,問道:“我聽雪雁說,你守了我一日一夜,沈將軍那邊怎麼交代呢?”
周鴻坐在床畔大圈椅上,安撫道:“沈將軍那邊我已經請了幾日假,橫豎近日無戰事,並沒有大礙。我在家裡能陪著你到給咱們的孩子洗三,你這次真是嚇壞我了。”說著,看了熟睡的兒子一樣,麒哥兒生下來七斤三兩,比他重,也沒像他這樣盡折騰黛玉。
黛玉見微知著,伸手點了點兒子的鼻子,道:“你別怪他,生孩子這樣的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對了,給公公婆婆去信了沒有?”
周鴻不提自己見她昏睡便急得忘記了,只道:“還沒去信。”
黛玉一怔,問道:“怎麼沒去信?咱們離京城遠,這信送到京城也得幾個月後,早些去了信,好叫公公婆婆歡喜些,另外,咱們這孩子是請公公給他取名呢,還是你自己取?總要在信中有所交代。”
周鴻道:“薛蝌近日採買了一批洋貨,三日後啟程進京,我打算讓送信的親兵下人與他同行,有咱們家的名帖身份,薛蝌途中行事也便宜些,入住驛站都使得。至於名字,還是請父親取罷,不得父親的信,咱們大哥兒滿月後便先取個小名兒先叫著。”
黛玉點頭笑道:“如此甚好。”
他們的大哥兒洗三,上到沈睿夫人,下到將士眷屬,悉數到了,因而十分熱鬧,邢岫煙也隨著寶琴過來,等到洗三過後,邢岫煙便給薛蝌收拾行囊,預備運貨進京。
薛蝌頗有本事,行商也圓滑,寶琴意欲給哥哥多些助力,便拿嫁妝銀子湊份子,讓他買洋貨運到京城賣掉,再買些京貨南貨回到西海沿子,賣給外國人,轉手就是十幾倍的利息,說給雪雁聽時,雪雁想著手頭幾千兩銀子用不到,便也湊了一份,獨黛玉是讀書人,名下進項皆是田舍商鋪租子,自來不喜與民爭利,便沒有出手。
薛蝌十分用心,因這筆貨物數目大,帶了許多健僕護院,又有周鴻派了幾個從軍中退下來的兵士,也有周鴻派去送信的人,一路倒也平安。
及至到了京城,薛蟠到自家鋪子裡去,周鴻派的人便去周家和於連生家、趙家、韓家送信。趙家只三四個小廝,送信來往十分不便,黛玉跟雪雁提起周鴻派了好幾個人同薛蝌一起進京,雪雁便託他們替自己捎信給於連生,也有趙雲捎給八景鎮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家書。
信送到周家時,周元上朝未回,周夫人卻在家,未曾拆信,先隔著窗子問話,聞得黛玉平安生子,不由得唸佛不止,笑容滿面地對王氏道:“可惜咱們在京城,你們哥哥嫂子在西海,也不知道大哥兒生得好不好。”
王氏笑道:“太太問問送信的小廝,想來知道大哥兒好不好。”自從年初進門後,周夫人一如傳言所說,待媳婦十分和氣,王氏也暗暗慶幸嫁到了這樣的人家,雖比不得黛玉,但和別人家的婆媳相比卻是強了十倍。
周夫人聽了這話,忙隔窗一問,說是生下來六斤八兩,洗三極熱鬧,只是尚未長開,瞧不出像誰,接著周夫人又問了許多話,方打發他們下去歇息,回頭對王氏道:“雖說沒有六斤九兩,但是你嫂嫂生得單弱,大哥兒已算重的了。”
王氏點頭稱是,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肚子,這個月並沒有換洗,想來也是有了。
周夫人想起未曾見到的大孫子,忙不迭地打發人收拾東西,等到薛蝌離京時捎過去,吃的沒有,多是穿的用的頑的,忙到周元下朝回家都無所覺。
周元解下斗篷,接過手爐,道:“外頭下了大雪,你在找什麼?”
周夫人回頭笑道:“鴻兒來信了,說他媳婦生了個大胖孫子,我正收拾些東西,叫人捎過去給他們,信在炕桌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