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特色。
張合道們剛下了車,女主人就熱情地問:“幾位大哥,在這兒吃午飯嗎?俺這兒有山野菜,還有新鮮的虹鱒魚。”
只見一條溪水流過小木樓,小木樓前溪水兩頭截住形成了一個池塘,池塘中的虹鱒魚成群結隊地漫遊著,看得人心裡直癢癢。
男主人憨笑著說:“你們自己釣吧,釣上來,俺們給你們烤著吃。”
張合道聽人說過,這地方產虹鱒魚。虹鱒魚必須生長在溫度低的流動的溪水中。朱達仁迫不及待地拿起魚竿,男主人遞給他一團魚餌,朱達仁拋鉤入水,不一會兒,一條活蹦亂跳的虹鱒魚被釣上來了。
王晴高興得不得了。她從男主人手中接過魚竿,拋鉤入水,池塘裡的魚特別多。不一會兒,一條大虹鱒魚咬了鉤。這條虹鱒魚勁兒很大,拽著王晴圍著魚塘轉圈跑。王晴有些手忙腳亂,不停地喊:“合道,合道,快幫幫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張合道趕緊拿起漁網,幫王晴把魚拽到池邊。然後用漁網撈出虹鱒魚。這條魚好大,足有三斤多。男主人接過虹鱒魚一邊收拾一邊烤,女主人也連忙收拾好小木樓前的小石桌,端上來山野菜。大家興致勃勃地圍坐在小石桌旁。
魚香撲鼻,張合道卻被王晴脈脈含情的目光分裂成兩半,一半是喝酒吃魚的張合道;一半是想入非非的張合道。
王晴是個純情大方的女孩,喜歡你,看你的目光就火辣辣的,此時她見張合道被她目光逼視得低著頭,便俏皮地問:“合道,你說魚躲在哪裡最安全?”
張合道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躲在水裡最安全了。”
“不見得吧,”王晴鼻子微微翹起,睿智地說,“我們吃的這兩條魚剛才就躲在水裡,這會兒連肉帶靈魂都進我們肚子裡了,可見,魚即使躲在水裡,也不安全,是不是?”
張合道知道王晴話裡有話,她的意思是說,張合道就是魚,她是釣魚者,即使張合道躲在水裡,她也吃定張合道了。張合道雖然不想接受王晴的愛但也不能讓這丫頭小看了,於是,張合道不甘示弱地問:“王晴,難道魚也有靈魂?我記得奧古斯丁說過,人是一個偉大的事物,是照著神的形象和樣式造的,不是指他所穿戴的必死的身體,而是指他的理性靈魂,正是因為他具有理性靈魂,才使他享受一切獸類所沒有的尊貴和榮耀。可見,只有人類才有靈魂,魚是沒有的。”
陳東海當即表示支援,“合道說得對,人是萬物的尺度,當然只有人才配有靈魂。”
“東海哥;”王晴噘著小嘴兒反駁道,“張合道卻認為萬物是平等的,人並不比魚高貴。畢達哥拉斯就認為,靈魂是可以輪迴的,不朽的靈魂可以轉化成各種其他物種,一切生命形式因此就有聯絡了。可見,不僅魚有靈魂,萬物都有靈魂。”
一談到哲學,朱達仁就露出權威的神情,他用總結式的口吻說:“關於靈魂是什麼?到底有沒有靈魂?古往今來,西方哲學家、宗教學家都各執一詞,莫衷一是。蘇格拉底認為,靈魂在生前肯定就存在了,人死後靈魂有三種命運:善者昇天,惡者入地獄,中間的則入煉獄。赫拉克利特認為,靈魂是由火和水混合而成,優秀的靈魂主要是由高貴的火組成的乾燥的靈魂,如果水在靈魂中佔主導,就會變得快樂,但也意味著靈魂的死亡。伊壁鳩魯的信徒主張,靈魂、**同源,認為靈魂是由和**其他部分一樣的原子構成的;而柏拉圖主義者認為,靈魂是一種非物質、非**的東西,與尚在人世間修煉的神同宗。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的概念比較模糊,但他也明確認為,靈魂是與身體結合在一起的,並隨著身體的消失而消失。奧古斯丁在基督教神學中稱靈魂好比身體的‘騎手’,把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兩者清清楚楚地分割開來,而且認為靈魂代表真正的人。自中世紀開始,西方哲學關於靈魂的存在與性質,以及它與身體的關係的爭論,一天也沒有停止過。笛卡爾認為,人是**與靈魂的聯合體,靈魂也就是心。斯賓諾莎認為,宇宙萬物無不有心與物質兩個方面。康德提出,靈魂無法以理性說明,但是心思必然會斷定靈魂存在。可見,靈魂是個模糊的概念,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無論如何靈魂都是唯心的,張合道們是唯物主義者,還是為物質決定精神乾杯吧!”
“達仁,我是唯心主義者,我倒認為,人的本質是靈魂的。”張懷亮反駁說。
“懷亮,你不覺得越是靈魂的,就越是病態的嗎?”朱達仁不服氣地問。
“所以啊,生命是靈魂長期康復的過程。”張懷亮笑著詭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