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甚至於敢於,在現實中敢於操作顛覆性的陰謀的人,往往是那些利益既得集團內部的競爭失敗者們。
顧國樟不知道王書輝是怎麼看待自己這個脫穎而出的新人的。不過,在之後的大練兵中,發現王師尊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三十多個鄉村,一聲令下就能召集起一千多個受過基本訓練的青壯勞力的時候。顧國樟知道,想要在這個團體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實現自己向朝廷復仇的目標,自己就要全身心的努力。
心中默默的揹著《步兵手冊》和《基礎指揮手冊》對照自己的指揮過程的顧國樟,命令士兵們開始打掃戰場。
看到本排的參謀已經和偵查員押著活口去審訊了。顧國樟又看了看正在對士兵們說著話的教導長。轉身走到一顆大樹旁邊,拿出《數學基礎》開始看了起來。
顧國樟清楚的知道,在“七步走”的軍事原則下,在“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端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七個步驟裡,他只需要對“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端打擊”、“近戰殺傷”這前面四個步驟負責。至於後面的“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三個步驟,自然有醫療長、參謀和教導長去負責。
顧國樟並不是個喜歡攬權多事的人。他清楚地知道,想要在團體裡脫穎而出,就必須按照王師尊的規矩,一絲不苟的去做。
規矩就是規矩。顧國樟知道,自己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和做出成績。他現在抓緊一切時間來背書,正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王師尊一手組建的復興會,馬上就要進行大考核,開始招納人員了。
。。。
第81章 外國傳教士
王書輝對於自己的認識,是有層次性特點的。【閱】‘‘‘‘他首先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之後,他才認為自己是世界人或者說人類。
先是中國人,之後才是人類。應該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呢。
如果從客觀的角度分析王書輝,我們可以說,排在他身份標籤的第一位的是民族主義。之後是愛國主義,再之後是帝國主義,再之後是霸權主義,最後才是國際主義。如果用批判的視角來看待王書輝,那麼,他就是一個民族沙文主義者和大國沙文主義者。
不是沒有人這麼批評過王書輝。不過,他在大學裡也好,在研究院裡也好,在工作裡也好。他的老師,導師和領導們,都是沙文主義者。以他的研究生導師為例,那位溫文爾雅的社會學家提起外國,往往就是用鄙視的口吻提到“蠻夷之族”和“彈丸小國”之類的話。
實際上,因為沙文主義者在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壤上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王書輝的那種,認為中國人、中華民族,先天性的就優秀於世界上的一切民族;中華文明先天性的就優秀於世界上的一切文明的沙文主義思想,在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一直高居人類文明首位的中國,居然是比較稀少的型別。
在王書輝看來,滿清入關導致的中華文明的中斷和倒退,以及*無能的清政府在近代時期的喪權辱國,徹底的打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以至於到了現代,在中國逐漸重新走回世界第一的聖壇上的時候,居然在中國人裡,還有那麼多漢奸賣國賊以及洋人的奴才,在現代中國肆無忌憚的賣國求榮。
實際上,對於身為歷史愛好者的王書輝來說,西方列強對於中華民族的窺探和覬覦,從明朝中後期就開始了。
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殖民主義的大門之後,西班牙人首先成為世界霸主。他們先後征服非洲和美洲,之後又透過吞併葡萄牙,佔領了它的殖民地。西班牙先後佔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墨西哥、南美大部、地區、北美西部(直達加)和北美中部內陸。
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莫三比克、蘇丹、阿曼、巴西、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秘魯、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玻利維亞、美國中西部等國家和地區,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16世紀末,西班牙人在征服了菲律賓之後,即開始積極考察、分析中國國情、民情,並對福建沿海進行偵察,熟悉航道並繪製地圖。
1576年,桑德在給腓力二世的一份報告中詳細闡述了他的侵華計劃:“這項遠征需要4000到6000人,配備矛、槍、船、炮和所需要的彈藥”;“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佔領所要佔領的省份,用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海上最大的強國,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1580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