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社會的白棉布1。5米寬的每米售價8元到14元。那麼相當於明代一匹布的面積的1。5米寬的現代布是4。52米。按每米8到14元,明代一匹布面積的現代布,總售價是36到63元。如果把古代賣一匹高階棉布掙到的一兩銀子,拿到現代出售得到117元的話,自己最多才能賺80塊錢左右。
而自己是準備進行傾銷的,一匹布最多比照明末最便宜的白棉布價格,賣兩錢銀子。兩錢銀子是8克左右,在現代最多值24塊錢。按照這個價格,自己每賣一匹布,最少要虧損12塊錢。因為銀子的純度和貴金屬在現代社會的市場價格波動問題,還有可能會虧損的更多。
看來,還是古代的銀子在古代花,現代的錢在現代花,中間用寶石、玉器、古董、木材等現代稀有的東西轉化價值的辦法,才是最合算的辦法。即使是賣蠟燭,這個辦法也能保證交易過程的暴利。
王書輝仔細的瞭解的各種布匹絲綢的價格,按照每種兩匹的數量買了幾十匹各種棉布和絲綢。那幾匹上品的蜀錦,也被王書輝買了下來。在店鋪的夥計的幫助下,把東西都運到馬車的貨架上之後,王書輝就帶著大家離開了布莊。
一路上王書輝沒有理會嘰嘰喳喳,不斷的檢視著各種布匹絲綢的朱微妏,自己思考著怎麼著手在明朝末年開展貿易。在他想來,那些現代工藝的各種化纖材料和先進織染手段生產出來的各種布料,應該比這些看起來非常粗糙的手工業製品的銷路要好得多。
看到王書輝皺著眉頭好像在想著什麼心事,劉懷季想起不久前自己的外甥女縣主大人的警告,開口對王書輝說道,“儀賓想要逛逛枝江縣繁華的所在,不應該到縣城中來的。要說本縣最繁華的地方,是在城外西邊的董灘口。本縣的各種店鋪大都集中在那裡。”
朱微妏聽了這話,對劉懷季抱怨道,“四舅也真是的,明明知道哪裡最是繁華好玩,卻讓世兄和我到城中浪費了許多時辰。”
王書輝發現劉懷季今天這一下午的功夫,表現的非常不正常。一會兒是事兒媽似的張牙舞爪,一會兒又是老實頭似的吞吞吐吐,這種態度可是不成的。王書輝還準備讓這個當過貨棧掌櫃的四舅舅,做未來開展貿易工作的負責人呢。
王書輝斟酌了一會兒,對劉懷季說道,“四舅和我不必客氣,大可有話直說。咱們本是一家人,我們家以後還有許多事情要麻煩四舅幫忙。我這裡有個想法,要是讓四舅幫我售賣棉布之類的貨物,這個事情四舅能不能支撐的起來呢。”
劉懷季聽了這話,心裡不知道有多興奮了。在兄弟七人之中,大哥、二哥、三哥和自己,從小和王府的輔官讀書,剩下的三個弟弟則是和王府的武官練武。三個哥哥都熱衷於讀書學禮,只有自己,雖然書讀的也不錯,但是卻生性喜歡從事商業。
後來被迫離開王府,他也是選擇在貨棧裡做賬房謀生。他早就希望能夠有一天自己做主經營一個產業。只是因為資金和人脈的緣故,自己的願望一直不能得到滿足。現在聽了王書輝的話,劉懷季怎麼能不欣喜若狂呢。
想著自己的夢想就要成真,劉懷季倒是穩重了起來,原本那種有些輕浮的氣質驟然一變,現出幾分久經商海的沉穩來,他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對王書輝說道,“儀賓準備出資多少,做哪方面的生意呢。”
王書輝想了想,決定先小批次的出貨,試探一下明末的市場行情。他對劉懷一說道,“我那裡有些歷年來留存下來的東西,堆在那裡也沒什麼用處,不如開一家店鋪,也不拘專門賣什麼東西,就是些糧食布匹,還有些鐵器蠟燭之類雜七雜八的東西。一會兒到董灘口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店面。總的要求,就是店面一定要大氣寬闊,總要為以後多做打算。如果沒有合適的店面,也可以先盤下來一所小一點的店面,先把生意做起來。同時選看位置,我們自己蓋一個大氣寬敞的店面使用。”
劉懷季想了想,對王書輝說道,“不瞞儀賓,老奴本性就喜歡經營生意。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經營一個自己的買賣。如果儀賓信得過老奴,老奴可以試一試。總是為儀賓出力,老奴一定忠心辦事,為儀賓下死力經營。”
王書輝看了劉懷季的表現,發現這時候的劉懷季才表現出他應有的水準。本來就是這樣,這幾天觀察下來,朱由梓家的這幾個親戚,各有不同的特長能力。他本來就認為,孃家四舅劉懷季是個圓滑精明的生意人性子。不過他這一下午的表現,讓王書輝對劉懷季的判斷有些動搖,直到現在,劉懷季才表現出他應有的樣子來。
王書輝沒有說話,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