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別管復興黨的人是不是有什麼貓膩。反正就是用銀子換了復興黨的銀元,買東西進貨咱們也不虧本。咱們這次就冒一次險。這回貨就不從登州那邊上了。那邊現在是怎麼回事還不一定呢。咱們把這次的貨款,都換成復興黨的銀元,直接從復興黨的鋪子裡拿貨。”
摸了摸下巴上的鬍子,周立濤有些擔憂的對王福生說道:
“我看啊,這復興黨要是在咱們縣能一直呆下去的話,咱們這買賣就得難做。你想想,本來複興黨的東西就便宜,要是全城的老百姓都上覆興黨那而買東西的話,咱們的買賣還怎麼做啊。這回我親自出馬和復興黨鋪子的東家談談,看看大批的進貨能不能便宜點。”
王福生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他一聽說了復興黨的貨價,第一想法就是從復興黨這裡多屯點貨。可是一方面他對復興黨的人有點害怕,一方面店裡事情他也做不了主。所以他才等著周立濤來了之後才和他商量的。
王福生和周立濤當然不知道,復興黨的貨物本身就因為是工業化批次生產的產品所以成本要低的多。看起來似乎復興黨的貨物價格便宜,可是實際上,因為成本很低,所以復興黨即使以市場價的一半出賣商品,也是很賺錢的。
更主要的是,隨著復興軍和復興黨的各種產品出現而建立起來的復興銀行,又可以在這個商品交易的過程中透過兌換銅錢和銀子獲得大量的錢息。一旦復興黨的貨幣在本地區普及起來,那麼整個地區的經濟,就被複興黨所掌控了。
。。。
第382章 東改編1
其實在毛文龍死前,因為發生於1627年的“丁卯之役”,損失慘重的東江軍就基本上處於一種崩潰邊緣的狀況了。【】
1629年七月,正當復興黨在魯東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開始進入收尾階段的時候,像歷史上發生的一樣,大忽悠袁崇煥假傳聖旨,殺掉了東江鎮軍閥首領毛文龍。
在得到朝廷事後的追認後,袁大忽悠又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把整個東江軍分為兩個部分,分別交給矛盾頗深的陳繼盛和劉興祚統領。他用這種長期處於內鬥中的封建官僚們常用的齷齪手段,直接的挑起整個東江軍的內亂來。
毛文龍的死以及東江軍的分裂,特別是因為袁崇煥透過權謀手段分化挑撥東江鎮的將領之後,本來就已經元氣大傷的東江軍完全的陷入混亂的內鬥中,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
忙於內鬥的東江軍大小軍閥爭相討好朝廷,使得本來就非常稀少的朝廷撥發給東江鎮的軍餉物資,在1629年七月以後徹底的斷絕。
東江鎮本來是個純粹的靠外部物資輸送支撐的相對**的偏遠軍事集團。在朝廷有限的物資輸送下,因為封建制度本身的弊病,大量的餉銀和物資都被包括各級文官在內的各種官僚和東江鎮本身的大小軍閥侵吞,東江鎮的普通士兵和百姓就一直處於一種脆弱的生存邊緣的狀況。當朝廷徹底的斷絕了東江鎮的物資補給之後,東江鎮的普通士兵和百姓更是徹底的連一丁點兒的口糧也保證不了了。
復興黨魯東根據地雖然透過貿易手段從東江鎮分流了三萬人左右的人口,可是原本東江鎮的總人口就高達十二萬左右。剩下的九萬多人,他們的境況並沒有因為人口的減少就得到改善。
東江鎮的各級軍官們當然不可能把透過人口和復興黨換來的物資用到剩下的普通士兵和百姓身上。他們都把換來的物資收在了自己的口袋裡,用這些物資,他們和朝鮮甚至女真方面做了不少的生意,賺到了很多的錢,自己好好的發了一把洋財。
這樣一來,東江鎮的整體狀況並沒有因為復興黨的出現而發生改變。當朝廷在毛文龍死後徹底斷絕東江鎮的糧餉之後,整個東江鎮的九萬多士兵和百姓,就徹底的陷入沒糧沒餉的絕境之中了。
陳繼盛也好,劉興祚也好,他們現在正陷在內鬥之中。東江鎮的大小軍閥們都在這場大內鬥中耗費著時間和精力。他們過去不會理會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他們現在就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理會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了。
所以,到了1629年九月左右的時候,整個東江鎮的狀況是上層處於內鬥爭權的泥潭之中,下層計程車兵和百姓則是發動著此起彼伏的鬧糧鬧餉的事件。
王書輝知道在明末的歷史上,東江鎮的下場並不怎麼太好。原本在毛文龍死掉之前,東江鎮還能夠對後金女真進行一定軍事打擊,對後金女真的軍事力量造成一定的牽制。但是在毛文龍被殺之後,陷入內鬥的東江軍,先是在幾次叛亂中徹底的分裂,之後的他們不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