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海戰之謎也一直謎惑著人們。
到本世紀70年代,原蘇聯著名植物學家謝爾蓋·尼古拉維奇·戈爾申博士曾解譯說:沃龍涅升地區產一種帶刺的橡樹,呈紫黑色,看上去平平常常,其木纖維的表面上卻包裹著一層表皮細胞分泌的半透明膠質,這種膠質遇到空氣就會變硬,恰似一層盔甲,在分析膠質結構中還發現其中含有銅、鈷、鉻等金屬成份及一些氯化物。這種膠質在受到衝擊碰撞時能產生*,遇到高溫時能演變成一層防火層,而且還能防止海水的腐蝕。在使用現代步槍對其射擊試驗時,也只有少數的子彈能穿透該本,大多數的子彈都被堅硬而負有*的“木靶”彈回去。
亞速海海戰中,俄彼得大帝指揮艦用的“神木”其質地很類似於沃龍涅升地區的橡樹。如果戈爾申博士這一解譯和推斷成立,可認為彼得大帝指揮艦用的“神木”即為“沃龍涅升神木”。但迄今很難找到實物證實。因為,人們仍懷疑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為什麼一直未能解開這個迷呢?難道彼得大帝使用完這種橡樹木後就失傳了?是否還有其它奧妙所在?
………【3、第一次空戰到底是哪一次】………
自1903年人類第一架飛機飛行成功,世界各國迅速展開了對飛機應用的研究,並很快用於戰爭中的偵察、觀測火炮彈著點、投擲榴彈和進行空中格鬥等作戰活動。
起初,飛機上沒有武器裝備,雙方飛機在空中相遇,飛行員多用拳頭示意敵對,或用手槍、步槍互相射擊,甚至用擲箭、扔磚頭砸對方飛機。還有人別出心裁地在飛機上裝刀子、鋼索、“抓鉤”等器具破壞對方飛機。在1911年的墨西哥革命戰爭中,農民軍曾僱請了一名美國的民間飛行員,駕駛著美製寇蒂斯式飛機,與獨裁政府的一架偵察機用手槍互相射擊。雙方在空中左右盤旋,大戰幾個回合,沒分出勝負就各自收兵了。有人認為它譜寫了世界空戰史上的第一頁,人類戰爭從此*第三維空間。
1914年8月25日,英國的哈維·凱利中尉率領一個三機小隊,發現德國一架鴿式飛機正在對蒙斯特南面的法軍防線進行偵察。英國的三架飛機立即在德機正後方和兩側佔據有利位置。德國飛行員一時驚慌失措,企圖增速脫離。但是,三架英機緊緊咬住不放。逃跑已是不可能了,德國飛行員便匆匆選了一塊空地著陸,然後棄機而逃。這時三架英機也跟著著陸,經過德機燒燬,又重新起飛。有人認為這是世界上有記載的第一次空戰。
後來,法國“瓦贊”式雙座飛機上的觀察員由攜帶步槍,逐步裝上一挺0。303英寸的劉易斯式機槍。1914年10月5日,法國飛行員約瑟夫·弗朗茨和機械員兼觀察員路易·凱諾中士駕駛一架“瓦贊”式飛機執行巡邏任務,發現一架德國的“阿維亞蒂克”式雙座飛機正在偵察法軍防線。弗朗茨逼近這架飛機,經過短暫空戰後,成功地用飛機上安裝的機槍擊落了德機。有人稱這是航空作戰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空戰。
上述三個戰例,都具有空中戰鬥的基本特徵。到底哪一次是世界空戰史上的第一次,將有待人們的認真分析和論證。
………【4、第一架殲擊機應該是哪一架】………
殲擊機又稱戰鬥機,是主要用於殲滅空中敵機和飛航式空襲兵器的飛機。它速度快、機動效能好、空戰火力強,是最令青、少年朋友們神往的一種飛機。然而有關第一架殲擊機的記載卻是大相徑庭的。
有人說,1914年8月,英國人在其“法曼”式飛機上固定一挺維克斯式0。03英寸機槍,並配有250發子彈的彈帶,是世界上第一架安裝有武器的殲擊機。也有人說,1914年10月5日法國飛行員約瑟夫·弗朗茨駕駛的一架法制“瓦贊”式飛機,裝有劉易斯式0。303英寸機槍,並擊落一架德國飛機,它是世界上第一架殲擊機。但是,上述兩種飛機所裝備的機槍都是由觀察員*縱的。
據蘇聯資料記載,1915年1月俄羅斯波羅的海車輛廠製成一架C…16殲擊機,其速度每小時可達150公里,飛機上裝有兩挺機槍。但尚未見到其他國家有C…16飛機的記載。
在法國,首次飛越地中海的飛行員加羅斯,在自己的“莫拉納·索爾尼埃”L型單翼機上裝了一挺固定式前射機槍,1915年4月1日,加羅斯駕駛他的飛機一舉擊落德國“信天翁”式雙座觀察機,飛行員和觀察員均被擊斃。之後,加羅斯以同樣的方法,在16天時間裡又擊落4架飛機,成了世界上第一位殲擊機王牌飛行員。一些軍事學家認為,這是專用於空戰的飛機——殲擊機誕生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