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得眉頭:“你分下去罷了,想必也不是每人都得了。”這許多餅兒,得分派多少人手出來蒸,還要染紅蛋紅果紅糰子,平姑姑這廚房只怕也呆不久了。
柳芽兒只作無事,拎了銅壺進來,明沅見著她,便知道她在家裡呆不住,笑一笑道:“我才剛還說呢,要出客的衣裳還沒燻,偏你又家去了,想再換個日子給你的,你倒回來了。”
柳芽兒得著吩咐,立時轉到外頭叫婆子抬了熱水進來,把大銅盆兒擱在大熏籠下邊,傾了滿滿一盆熱水,往熏籠球兒裡頭倒了幾滴茉莉香油。
明沅自來不愛香料香脂,尋常屋子裡燒的香也是極淡的,養了一團雪還能往什麼地方藏香丸,它只要起興便滿屋子的扒拉,非得把東西都找出來才算。
紀氏賞下來這許多,她只聞著一種舒心,這一玻璃瓶子的茉莉香油還是西洋帶回來的,統共兩瓶子,全給了她,她也不往身上頭上抹,叫人隔著熱水把讓這香味兒氤在衣服上。
節裡要穿的幾件,件件都要燻,柳芽兒跟采苓兩個搭手,把芙蓉色繡得錦帶花的錦襖裡外燻過一遍,明沅坐在屋裡替紀氏謄寫禮單子,聞著一股茉莉香,再看她們燻的衣裳,便側頭叫采薇把那串紀舜英送的太湖珠拿出來。
他那個性子,只怕戴了也不定能認出來,可既是送了,就得帶著叫他看見,總也是一番心意,采薇拿是拿出來了,可這珠子確算不得大,家常戴著便罷了,若要帶出去,自然還是紀氏給的那串南珠手串兒更惹人眼。
“不礙的,先拿出來備著。”紀舜英在紀家呆不住,只怕還得往顏家來,紀氏要留他住下,東西倒要先備起來,不能明說是給他預備的,便讓人去外院看看灃哥兒那頭被子夠不夠厚。
灃哥兒那頭的小廝都是明沅挑的,他一看九紅來了,說得幾句就笑:“我知道呢,早把屋子開啟通風了。”姐姐原來怎麼照顧他的,他都瞧在眼裡,如今依著模樣一條條安排下去,竟很有模樣。
九紅見客房早已經開了窗子,屋子裡還燻了香除溼去黴,帳子被褥也有小廝烘暖了鋪設上,掩了口就知笑:“姑娘還怕哥兒在外頭住不慣,天天都要問一回呢。”
灃哥兒紅了耳朵,伸手把一團雪從腳上抱起來:“這個抱回去給姐姐,又躥了來,天天來騙頓吃的。”一團雪自灃哥兒走了,先還不以為意,接著喵喵尋了一天,第二日夜裡還沒回來,丫頭滿院子找尋,卻是灃哥兒給抱了回來的,它竟一路找到前院去了。
九紅伸手抱過一團雪,它越發沉手了,一天見不著它,原是又往前頭來騙吃的了,抱了它回去,它便往漆盒裡頭一趴,明沅見著它就笑:“乾脆給它脖子裡頭掛著錦袋,我有什麼話囑咐,也不必叫你們去了,讓它去便是了。”
一屋子丫頭笑開了,採茵湊趣兒,真個尋了只錦袋出來,綴上長繩子,往一團雪脖子裡系,它吃飽了懶怠動彈,任由採茵抱著把袋子套到它頭上,伸了爪子碰一碰,覺著那個金鈴兒有趣,抖抖耳朵,趴下去抱著錦袋睡了。
紀舜英在灶日之前回來了,原來給灶王爺斟酒的活計便從紀舜華手上交到他的手上,除開倒酒供糖,還排在前邊上香奉膠牙餳。
黃氏臉上皺得難看,卻也無法,他確是紀家孫輩裡的老大,祭灶就該排在紀舜華前面,她再是咬牙也無用,只敦促了兒子加緊讀書,日日往菩薩那頭燒香,別個都求著高中,偏她求的是名落孫山。
一日跪的比一日虔誠,香花鮮果天天輪換,磕頭的蒲團都薄了一層,越是見著紀舜英在親戚前露臉,黃氏越是要關在小屋裡頭上一回香,腕間掛得佛珠都叫她摸得又圓又亮。
她身邊的嬤嬤還悄摸跟她說,外頭的師婆有法子,只要一束頭髮就能作法事了,燒得各個地方灰水哄了他吃下,定能咒得他頭疼,上不得考場。
黃氏乍聽之下吃得一驚,捂著胸口半晌沒回過神來,她也是正經規矩人家教養長大的,巫盅之事聽是聽過,卻哪裡有膽子一試,嬤嬤卻道:“太太怎麼不想想自個兒,他出息了,太太還能得著好?那一個的墳包兒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黃氏捂著心口直喘:“怎麼沒有墳頭,不是尋了地方安葬的,他要是問,也問不出什麼來。”婦人產子,便是往鬼門關裡走一遭,死了有什麼稀罕的,便是他往那頭想了,去問當年那些舊人,也尋不出個蛛絲馬跡來。
說著又冷笑一聲:“一院子的乾淨人,只我一個是手髒的,誰敢扯出來,扯出來大家都落不著好,沒動手的就是清白的了?”她嘴上是這麼說著,心底卻依舊有些發虛,嬤嬤這話倒給她指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