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遠去的背影,皇帝冷峻的臉上仍沒有一絲表情,可目光中還是透出幾絲讚許。
。。。。。。。。。。。。。。。。。。。。。。。。。。。。。。。。。。。。。。。。。。。。。。。。。。。。。。。。。。。。。。。。。。。。。。。。。。。。。。。。。。。。。。。。。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
養心殿內御爐香飄,橙色的“金”磚光可鑑人,中間的紅色萬花福字地毯上正直挺挺地立著三名大學士,屏氣斂氣,悄聲等待……
不再猶豫,終於……龍案後的皇帝拿起飽蘸墨汁的筆,在已準備好的詔書上重重地寫上——“皇四子弘曆”。
蓋上總管太監蘇培盛小心捧來的玉璽,一個鮮紅的硃砂印記在那綾紙上躍然而起。
輕輕地把這“詔書”捲起放在一個錦匣裡,再放進案上早已準備好的楠木漆盒。
他鬆了一口氣,覺得有些疲憊,靠在椅背上揉了下眼睛……剛才寫字的一剎那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那兩位早已去世的人影。
三位大學士仔細核對了盒子上的封緘,確定無誤,皇帝慎重地親率幾位大臣來到乾清宮正門,讓宮人搭梯把那匣子放入大殿正中他的祖父順治皇帝親書的“正大光明”四個字的金絲楠木匾之後。
退後幾步,皇帝站在正門向裡看去,只見正午的陽光被殿內的鏡片反射在那威嚴的正大光明匾上,猶如一面金色的鏡子,閃閃發光。
雍正元年九月丁丑,葬聖祖仁皇帝與景陵,是日,見五色祥雲東起。
後人論曰:聖祖仁孝姓宬,智勇無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違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寵儒重道。幾瑕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未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
傳曰:為人君,止於仁。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
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
何其盛歟!
(正文完)
千古一愛 愛從何來
來自兩小無猜
來自一身潔白
千古一愛 愛從何來
來自脈脈清波
來自耿耿襟懷
千古一愛 愛從你來
你是那樣咄咄
你是那樣乖乖
千古一愛 愛從你來
你是那樣多姿
你是那樣華彩
——《千古一愛》
Chapter 123 外篇
“茉兒啊!昨天我打了一天電話找你,在北京嗎?趕緊趕緊!快給我死回來!你那個客戶回國了,偏要見你!”
啊……好吵,自己似乎已不習慣這張的嗓門和快節奏的說話,李菲這死人真是一點都沒有氣質!
驀然間發現,哦……我以前不就是這樣的嗎?不過是自己改變了而已。
“我……這次走了多久?”頭還有寫暈,發現自己對現代的生活竟然有點水土不服,思維習慣還停留在那三百年前……我的心失落的地方,一想到他,心中的慟就如影隨形。
“走了多久?你不是還沒走嘛!我昨天還接到你在內蒙古的電話你說去找你師傅去了,找到了嗎?”還是哪麼大的嗓門啊,我把聽筒拿得離耳朵遠了些。
昨天……頭又開始疼了起來,時空的錯位真實讓人啼笑皆非,那邊漫長的幾十年這次居然等於現代的一天!
“李菲你聽我說,我剛從清朝死回來……你別尖叫!噢,天!死人你先聽我說……嗯,我肯定我已經去過了,現在已經回來了!”
我真的確定,一小時前我醒過來的時候還穿著大氅式樣的旗袍,頭髮及腰,腳上踩著的還是花盆底的高跟鞋,就如同一分鐘前我在那邊閉眼,而如今全原版COPY到了現代,髮簪、首飾、衣服……一如我最後的記憶。
不過唯一不同是這容顏……卻又似回到起點,記憶中的很久很久以前,我在師父的座前……我漫長的一生在這裡居然只有一天!
“沒搞錯吧,才一天啊!我還以為你沒‘去’呢!那你送我的衣服、首飾、香水我現在就的還你了?哎……這活攬得真夠衰的。”
“哪些東西送出去了就沒想拿回,不要了!”
“啊!好人!我愛你!”
她最後一聲詠歎調還沒彪完,我迅速的掛上了電話,死三八!怎麼以前沒覺得她說話哪麼吵呢。
“多少錢?”我問向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