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他們既表現生命之美,也表現生命之惡;既表現人類的善良和仁慈,也表現人類的殘暴與無情;既表現世界的光明、輝煌和純淨,也表現同一世界的病態、黑暗與混沌;既表現最表層的社會公眾生活,也表現最深處的個體隱秘生活;既表現生命的理想和希望,也表現生命的黯淡與絕望。
比如海明威,一位傳奇式人物,以其生活中的硬漢形象和作品中的硬漢風格而著稱於世。他的名言“一個人可以被殺死,但卻不能被打敗”,廣為人知。他因為“精通敘事藝術,在當代風格中所發生的影響”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但你可知道他同時又是一個有另一副面孔的人?他當過拳擊手、鬥牛士、虐殺猛獸的獵人、帆船上的漁翁、戰地記者、士兵,他也是賭徒、酒鬼。他光顧酒吧、脫衣舞場和各種墮落下流的場所。他酗酒、吸毒,和各種各樣的女人恣意尋歡作樂。他熟悉惡棍、酒徒、膽小鬼、草莽英雄、夜總會頭目、酒店老闆、飛機駕駛員、賽馬賭徒、形形色色的作家、色鬼、妓女……他為爭奪女人而與別人幹架,為別人嘲笑他的作品而找上門去與人大打出手,他為了虛榮而扯謊。他挖苦曾幫助過他的朋友,利用別人,然後把別人丟在一邊,在朋友落難時袖手旁觀。
他的生活既有震撼人心的輝煌燦爛,也有窮極無聊的平庸黯淡。他享受過美好的生活,也體驗過各種墮落與冒險。海明威本人曾把他生活的真相與西班牙鬥牛場上妓女的容顏相比:
啊,那些女人,從遠處看,她們都很美,臉蛋兒擦得白裡透紅,睫毛塗得深重烏黑。可是你走近一看,就會發現她們鑲的金牙和粗糙的面容。我的生活也是這樣,從遠處看,非常美好,令人興奮。但是你越走近看,就發現傷疤越多……
從總的意義上講,作家、藝術家的生活也都是如此,只是表現形式略有差別,生活的時代場景有所變換。
與貞潔的理想不同,海明威還在年齡尚小時就已懂得男女愛情和兩性關係。他成熟很早,13歲時就有了第一個女人。他同上流社會的小姐戀愛,與印第安姑娘一起裸泳。他10歲吸第一根香菸,12歲喝第一杯威士忌酒。他也像其他青年人那樣喜歡反叛性的生活,公然破壞禁令。17歲時,他越發喜歡豪飲的樂趣,他給自己的生活定的目標是:海明威,酒滿杯。
海明威喜歡寫作,更渴望冒險和刺激的生活。
海明威習慣於從生活中獲得直接經驗。他熟悉美酒、毒品,他喜歡賭博,精力過剩,需要刺激遠遠勝於睡覺。他與妓女逗樂,到酒吧狂飲,到下流舞場去看色情表演和脫衣舞。後來,他當了新聞記者赴戰爭前線,到法國、義大利採訪。在陣地上受了傷,痊癒後當兵打仗。仗打完回到家他成了英雄,生活漸漸變得平淡無奇,乏味無聊,他又在醇酒和愛情中尋找刺激。瑪麗雅給了他愛情,成了他躲避無聊的避難所。
後來他到報館工作。這時他的文學生涯已有進展,他寫的《殺人犯》出版了。與此同時,哈德莉進入了他的生活,他們很快結為伉儷,並一同赴法國巴黎闖天下。在那兒,他們結識了藝術界的名人葛特魯德·斯泰因、伊斯拉·龐德、舍武德·安德森、詹姆斯·喬伊斯等。在巴黎,海明威忙於寫作,很少有時間照顧妻子。妻子受不了冷落,離他而去。後來,在海明威的努力下,他的寫作大獲成功,發表了一部又一部作品。如《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死於午後》等。不少女人進入他的生活又從他的生活中退出,在這些女人中間,有艾洛伊絲、波林、巴黎金髮女郎、古巴黑膚女郎、瑪莎等,只有瑪麗與他長相廝守。
。 想看書來
七 直面生命的境遇(2)
寫作並未佔去海明威的全部時間,他有足夠的時光享受生活。他參加賽車,與法國重量級冠軍鬥拳,到劇院看戲,到西班牙看鬥牛,到海上捕魚,到非洲去打猛獸,到法國去參加反納粹的戰爭……海明威有很多喜歡他的人和不喜歡他的人送給他的外號,有人叫他將軍、司令、船長、大師,也有人叫他花花公子、混賬東西……
海明威的作品表現的主題來源於他的實際生活,鳥語花香、浪漫情懷在他的作品中雖有表現,但他著筆最多的卻是殘酷的、充滿暴力的世界。據他本人說,他寫的作品是給那些堅強的人看的。即使是愛情,他也寫得讓人感到震驚,原因在於他寫的愛情“並不是讓那些軟心腸的讀者來看的。性行為本不雅觀,而愛情又和宗教一樣,造成的痛苦往往多於幸福”。
雖然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