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頁)
事兒了,眾人再看向遺玉的眼神都變得古怪起來。
遺玉眼中劃過一道不解,她大哥不是說只有提前十日發出的宴帖才是由魏王親點的麼,而且他現下的行為應該是在幫她的忙吧,不然就算她
出示了宴帖,皇上也有可能不讓她繼續。
李世民片頭看了一眼自己兒子依舊毫無表情的面孔,後直視著不遠處的小姑娘,說道:“哦?如此,那你上前來吧。”
兩名宮娥立在盧智身旁待要引他去更衣,他卻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直到皇上金口一開,遺玉轉身繞出席案,經過盧智身邊微微一頓之後,兩人便一南一北各自邁開步子。
打碎的盤子被人收拾乾淨,那不小心絆倒的宮娥也被帶了下去,盧智去更衣,程小鳳臉色難看地在對面幾張席案上掃過,封小姐捏緊了手中的摺扇,季德緊皺著眉頭望著遺玉的身影,就連程小胖也放下了手中的銀箸。
“陛下,先前幾位才藝精湛,文武兼備,小女就不做那詩畫之事了,講個故事給諸位聽。”
遺玉此刻心中出奇地鎮定,這次機會實在不易,她知道盧智不想讓她參與到這件事中,可剛才那個不知識有心還是無意的宮女已經成功地破壞了他們的計劃。
若是她沒有立刻站起來,或是讓別人搶了先去,那麼對方一定會毫不客氣地拿下這最後一個名額,但她既然來了,就不能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她大哥功虧一簣。
本來她是打算寫一幅字的,可現下必須想辦法託時間,盧智剛才的低語聲似還在她耳中迴盪,若不是逼不得已,他絕對不就丟下那一句――“等我回來”。
第一二三章 故事講完了
長孫嫻直直地盯著遺玉燈下俏麗的小臉,心中冷哼道,講故事,這分明就是想要拖延時間!不過她也不擔心,盧智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這故事若是講得無趣或者?嗦,她自有辦法讓她出醜,這最後一個名額就算她搶不到,也不會讓給這盧家兄妹去。
同樣對這最後一個名額勢在必得的另外一方也看出了遺玉的目的,幾人在席間交換了顏色,伺機而動。
遺玉並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在李世民微微頷首後,側身站在烏亮的石板路面上,整理了與其,開口道:“在許多年前,一處偏遠的地方,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強盜,當地許多百姓都被他殘害過,由於他為人狡猾又行蹤不定很難抓捕,於是官府就派出了無名官兵專門四處追捕他。”
這世代資訊閉塞,戲文上沒有出現,可供閱覽的雜書又很少的,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故事多是從一些成語和儒家十三經中衍生而來,因此她這有關官兵強盜的故事一開頭,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可是,一連半個月的追捕卻被這簽到屢屢逃脫,在一個雨後的夜晚,這八名官兵追捕他到了一處林中,林子雖不大卻不易於隱匿,強盜進了林子就不見蹤影。無人並決定分頭尋找,可是這個強盜武藝雖不高強,可因是獵人處出身,極其擅長製作陷阱,又是在暗處,分開的官兵遂被他在天亮之前接連害死,等到天亮之後,林中的官兵只餘下一個人了。”
園中燈火通明,一襲黃衣的小姑娘俏生生地站在那裡,語調時緩時快,時沉時重,眾人的心緒隨著她的聲音而變化,起初還在竊竊私語的一些人都收了聲音,認真地聽了起來。
“天亮了,這名最後的官兵尚不知道他的同伴都已經遭遇了不幸,仍是盡職盡責地在林中尋找,因為一日一夜沒有吃飯,到天明的時候他已經飢腸轆轆,就在這時,他看見了不遠處的一座小茅屋,心中有些遲疑,但還是走上前去。”
“官兵走到茅屋前和事小心地出聲詢問,‘請問這裡面住有人嗎?’,片刻後他就聽到有個蒼老的聲音回答,‘有,你有何事?’,聽到這老人的聲音,官兵鬆了一口氣,很是高興滴問道,‘我是路過的,大爺,您家裡可有吃的,我拿錢與你換些好麼?’那蒼老的聲音又答道:‘好,那你就進來吧,我昨夜染了風寒不便著涼。’他說完話,官兵就聽到了幾下淺淺的咳嗽聲。”
遺玉雖沒有刻意模仿老人說話的聲音,可是兩種語氣她卻用不同的語調明顯地區分看來,在座的聽眾感受十分真切,很容易就想象到當時的場景。
長孫嫻也在認真聽著她講故事,但她的目的卻是為了藉機打斷遺玉,原當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能講出什麼有趣的故事來,而開這會兒席上眾人顯然已經被她的故事所吸引,就連上座的皇上也擺出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這種情況實在是她沒有想到的。
可聽到遺玉降到茅屋處她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