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愈發深了,“宋兄以為如何?”
想起同廖祁庭的那次會面,宋武仍不免皺眉,對於廖祁庭所說的合作辦廠,他不是不動心,但廖祁庭說他是為李謹言辦事,這就……
“阿武。”
“父親。”
聽到宋舟叫他,宋武連忙收回了思緒,無論如何,贖買土地的事已經吩咐下去,現在想什麼都是多餘,即便不和李謹言合作辦廠,有南方的民族資本在,吸收那些地主和鄉紳手中的資金應該也不成問題。
“上海的日本人最近很不安分。”
“父親的意思是?”
“不能讓他們太得意。樓盛豐不好惹,我宋舟就是軟柿子?在我的地界上鬧事,他們想得倒好!”宋舟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天津的事知道嗎?”
“知道。”
“照葫蘆畫瓢。”宋和冷冷一笑,“不需要咱們費太大的力氣,只要能讓日本人徹底鬧起來,有人會替咱們收拾他們。”
“公共租界裡的洋人?”
“對。”宋舟點頭,“何為公共,不為一家。日本人三天兩頭小打小鬧也不成氣候,我乾脆幫他們一把。天津的日本人怎麼幹的,就讓他們怎麼幹。”
“是!”宋武立刻道:“父親,這件事請交給我。”
“恩,”宋舟點頭,“不能用自己人,那個今井一郎不是有很多關係?找他幫個忙。”
“父親,今井他……”
“我清楚,他叫錢郎,祖籍福建。”宋舟雙手交握,“否則我不會任由你用他做事。”
“我明白了,父親。”
就在宋武父子商定對上海的日本人下刀子時,李謹言已經乘坐樓少帥的專列返回北六省。
到家的第三天,就趕上了飛機廠新型飛機的投彈實驗。
在改進了發動機和部分構造之後,北六省飛機廠生產製造的華夏一型推進式雙翼機,滯空時間和飛行高度都已經接近同時代歐洲飛機的水平。距離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出現不過十年時間,各國製造飛機的技術都在不斷摸索中前進,華夏也是一樣。
聽到是飛機的投彈實驗,李謹言的腦海裡頓時描繪出了一副壯觀的場景,可當他站在樓少帥身邊,看到所謂的投彈到底是怎麼回事時,整個人斯巴達了。
只見一架黑色的木質雙翼機在螺旋槳的轟鳴聲中飛上藍天,坐在前方的飛行員負責駕駛,在飛機升到一百米左右時開始降低高度,緩緩靠近地上的轟炸目標,隨後,坐在後邊的副駕駛員突然舉起一隻手,手裡握著一枚木柄手榴彈……
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那枚手榴彈落在了距離目標近五十米的地方,接著是第二枚,第三枚……五枚手榴彈,最近的炸點距離目標物也有十米以上的距離。
“這就是投彈實驗?”
“對。”飛機廠廠長和武器研發小組組長同時點頭。
李謹言:“……”
從飛機上往下扔手榴彈……好吧,好像歷史上英國人就這麼幹過,還專門發明出了用於飛機投擲的手榴彈。沒承想換了個時空,最先想出這個辦法的卻是華夏人。
但他怎麼想都覺得這種投彈方式很不靠譜啊。飛行距離太近的話,兩顆步槍子彈就能解決一架飛機,虧不虧啊?
“兩位,難道你們沒想過另一種方式,例如把炸彈安裝在飛機的機翼下邊?”
“機翼?”
兩人同時一愣,然後撇開李謹言,開始研究這個可能性。
半個月後,李謹言又看到了另一場投彈實驗,這次,兩顆五磅的炸彈被綁在了雙翼機的機翼上,而那架飛機飛到目標物的上空,先是左邊傾斜,抽風似的抖落了一顆炸彈,然後再右邊傾斜,又抖落了一顆炸彈。
按照武器研發小組成員的話來說,沒辦法,技術暫時跟不上,觸發裝置經常會出問題,投彈只能靠抖。
李謹言捂住了臉。
比起這個抖炸彈,還是扔手榴彈更靠譜些……話說當時的英國人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137
137、第一百三十七章 。。。
民國五年;公曆1913年11月3日
一夜大雪;李謹言推開窗;看到了一個被冰雪覆蓋的世界。
“不冷?”
一隻大手越過他的肩膀;將窗戶關上,他側過頭;最先看到的是一枚金色的領章。樓少帥剛剛晉升中將,肩膀上的將星又多了一顆。
“不冷。”李謹言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