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
杜維嚴也是舉雙手贊成,德國專家和技術人員還沒到,就已經選出了許多技術紮實,學習能力又強的工人,安排他們給這些德國技術人員打下手,至於能從這些德國人身上學到多少東西,就全靠他們自己了。
反正機會難得,能學一點是一點。
在德國人抵達之前,李謹言特地叮囑杜維嚴,關於坦克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包括他在內,所有知情人都要閉緊嘴巴,不能讓這些德國人發現任何端倪。
二戰時的德國坦克舉世聞名,若不是德國人在製作工藝上過於嚴苛,以至於在坦克數量上輸給了盟軍,恐怕蘇聯的T…34只有捱揍的份。
若是提前被德國人造出了坦克,恐怕一戰的結局都會改變!
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一戰期間可是華夏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若是一戰的程序和結果發生改變,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會成為泡影,戰後用麵包還貸款的事情更是成了笑話!
杜維嚴對李謹言保證,絕對不會讓坦克的事情對外洩露一星半點,李謹言還是不放心,情急之下給樓少帥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上寫著:“醜八怪被外人看到了怎麼辦?”
李謹言開始佩服自己給坦克起的名字了,就算有人看到這封電報,也絕對不會把醜八怪和某種武器聯絡在一起。
回電來得很快,看過電報上的內容,李謹言依言去找了樓大帥。
“行,這事我知道了。”樓大帥說道:“放心,保管那群德國人什麼都發現不了。”
有了樓大帥的保證,李謹言終於放心了。
十月二十二日,德國人乘坐的火車抵達了關北城,展長青和幾個懂德語的軍政府官員親自在車站迎接。
十月二十五日,在北六省軍隊接連攻佔大石橋和開原,南滿鐵路停運近一個月後,日本終於透過英國公使對華夏提出了停戰和談的要求。
不過日本人還是耍了個心眼,提出同北六省和談,將北方大總統司馬君和南方臨時大總統宋舟拋在一邊。
這同俄國人之前撇開北六省,找上北方政府和談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疑都是在挑撥北方政府和北六省的關係。只不過俄國人是想透過北方政府打壓樓大帥,而日本人卻是狠狠掃了司馬大總統的面子。
只不過讓日本人沒想到的是,樓盛豐手裡捏著司馬君的把柄,而這個把柄又和日本人有關,日本人的這番舉動,非但沒能成功挑撥司馬君和樓盛豐的關係,反倒是讓雙方都對日本恨得咬牙切齒。
所謂偷雞不著蝕把米,不外如是。
91
91、第九十一章 。。。
民國四年;公曆1912年10月28日;北方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槍聲終於停了。
此時;北六省軍隊已經實際控制了南滿鐵路開原至大石橋一段;安奉鐵路關北至連山關一段,日本從華夏北方掠奪資源的運輸線幾乎全部被掐斷;加上軍費支出,可以預見;當財政部遞交相關檔案時,內閣首相桂太郎的臉色會是何等的精彩。
正是財政上的捉襟見肘,才迫使日本不得不服軟;硬著頭皮請英國進行調停。
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日本一直上演著“以弱勝強”的神話,他們就像是一個賭徒,用全部身家去進行一場豪賭。不知道交了什麼好運,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賭贏了,甲午戰爭的賠款,讓日本第一次真正的財大氣粗起來,日俄戰爭後,他們從俄國人手裡搶來了南滿鐵路,不斷從華夏東北攫取資源壯大自己。
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若是沒有華夏的鐵,煤炭,木材和糧食,日本根本就熬不過日俄戰爭結束後的一段日子。
日本人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華夏人會直接一巴掌扇在他們的臉上,然後再狠狠的喘他們一腳,告訴他們,白吃白拿佔便宜的好日子結束了!
一個習慣了侵略和掠奪,並將其視為理所當然的強盜,在面對受害者的反抗時,壓根不會認為這是自己的錯,進而反省自己,只會表面上裝出一副講道理的姿態,暗地裡繼續策劃陰謀。
“日本人真的打算和談?”李謹言看著報紙上登出來的訊息,還是不相信日本人會如此輕易的服軟。
事實上,如李謹言一般想法的人並不少,其中就包括樓盛豐和樓逍。不過,無論日本人在打什麼主意,這一次都註定無法成功。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比他們更加聰明,也更加強硬的對手。
在英國公使參與調停北六省和日本的戰爭之後,樓少帥並沒有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