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頁)
荀將最後一批染好色的羊毛拉回秀容縣,到後衙回話,又道,“閔公子與孫公子所販馬匹已盡數轉手。他們二人昨日啟程去了太原府,道是自那裡販了茶之後,徑直出關。不及與小姐辭別,特叫我代為轉達。”
蘇瑾笑了笑,微微點頭,“嗯。我曉得了。”有心問張荀他們這回走時,可有多帶幾個僕從,不過,他們必不會與張荀說這等詳細的事兒。便沒往下問。
張荀又自懷中掏出幾封信來,“姚家大哥一行自歸寧府又販了一批貨物,現正住在咱們店中。他們本想來看拜會大人,又聽聞大人公務繁忙,也叫我代為轉達。說是等再自關外回來,再來拜會。姚家大哥還帶了幾封信,叫我轉交小姐。”
蘇瑾伸手接過來,分別是姚玉蓮、常夫人以及梁富貴寫來的。因梁富貴又便想到梁小青,因問他,“小青身子愈來愈不便,你是做何打算的?若要送回歸寧府,趕早回去。”
張荀撓撓後腦勺,道,“我倒是想叫她回去。可是她說不放心小姐一人在此,不想回。”
“這有什麼不放心的?”蘇瑾笑了一下,想了想道,“依我說,要麼送回去,要麼,你送她來我這裡住著。坊子搬來之後,你又日日不得閒,她身邊只一個小丫頭能管什麼用?”
張荀低頭想了想,笑道,“那她必定想來小姐這裡。我回去與她說說……”
張荀走了後,蘇瑾將幾封來信,一一拆了。都是些問候性的話,倒是常夫人的信中提到,說某一次與湖北老鄉聚會,其中有人說稅監之事當是快過去了云云。
不過,常夫人又說那人說的無憑無據,這事情究竟如何,她再探探。
蘇瑾將信放下,這事前幾日有個內陸來的商人也提及過,不過,據陸仲晗的估計,即便此說是真的,真要撤離的時候,便也要到年關了。
蘇瑾倒是盼著這稅監之事別那麼早過去,最好是在蘇士貞歸來的時候,再撤離。到時自家有了銀子,好趁機買幾
間又便宜位置又好的大鋪面。
…………………………………………………………………………………………………………………………………
195章 助人
195章 助人
羊毛坊子安定下來後,原定於要去徽州的日子也到了。蘇瑾和葉媽媽將所備的節禮,清點了幾遍,又一一寫了禮單,確定無遺漏,趁夜拿給陸仲晗過目。
陸仲晗接過禮單,略看了看,將它禮單放在一旁,擁她入懷,在耳邊輕嘆道,“我本是剛上任,月俸尚未領一文,這些禮原本不送也可的……”
蘇瑾自他的話中聽出些愧疚之意,反擁著他,輕笑起來,“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要送好叫老太太知道知道,他的孫兒雖是自已做主成了親,娶的妻子卻是世間一等一的好”心中又補了一句,禮節做得儘量周全,將來若老太太刻責她太過,她才好理直氣壯的還擊不是?
臨行前一日,陸仲晗與蘇瑾各自將要去徽州的人叫到一旁,叮囑一番,這才叫他們啟程。
“小姐,今兒是姑爺第一次放告呢,我們去前廳坐著,叫栓子去前面聽著些,聽些稀罕事兒來說與我們聽聽。”張荀走後,又忙了幾日,梁小青有意叫她歇會兒,便故意拉著蘇瑾要去前院。
坊子安定下來之後,有阮二暫代張荀管著,除了原先的織工有幾個不願離開忻州府,需要在本地再招些之外,其餘的事情皆不要她太過操心,一點也不累。不過,今兒確是陸仲晗上任以來的第一個放告日,去聽聽也無妨。
所謂放告日,是指掌印正官升堂收狀子審案的日子。一縣之正官事務繁忙,不可能天天坐在堂上狀子。久而久之便形成放告日一說,大多數州縣選在“三六九”日放告。
一縣之尊,錢糧與刑名乃是兩大事務。蘇瑾也有些好奇,嶄新出爐的縣官老爺是如何斷案的。便點頭笑道,“好,小秀、香草,你們先去前廳擺上茶和果子。”
小秀嘻嘻笑道,“是。戲裡頭官老爺坐堂、灑籤、打人,不曉得多威風,可惜不能去前面瞧瞧……”說著和香草往前廳去了。
且說陸仲晗首次放告,自早堂升起,才不足一個時辰,便已收得狀紙五六十份。這正應了姚山長當時所言,時運低,派四西。秀容縣民風本就是些彪悍,民間百姓但凡有爭執,便要興訟。再加四月至七月乃是農忙,是為衙門的止訟日。除人命、盜賊之類的重大案件,一律不受理。故這陸縣尊的第一個放告日確實熱鬧非凡。
栓子得了指令,自後衙繞到前衙,見八字牆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