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在,村委會僅有的一些底子都要用來改善村裡的衛生條件以及道路情況,根本就擠不出資金來進行景觀的改造。
有時候,這個世界上往往是這樣的,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做下去會有很大的好處,但是沒有資金投入,就只好是乾瞪眼了。
王華國雖然知道劉睿的建議是好的,當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種苗的來源很好辦的,珙桐的種苗我可以陸續提供,其他的種苗村裡面可以尋找外地的客商,合作建立苗圃場就可以了。”劉睿對於村委會的狀況也是瞭若指掌,很快就給王華國提供了建議。
珙桐的種苗培育劉睿是不會輕易放手的,畢竟這種獨門生意還是抓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正理。反正後山的範圍那麼大,剩下的荒山改造之後完全可以變成一個巨大的珙桐種苗培育基地。
這一次和省城園林局的人合作是相當愉快,劉睿和他們達威了良好的關係。根據和江濤的交流之後,劉睿知道類似珙桐這樣的珍稀觀賞樹種,市場上往往是有價無市。江濤明確地告訴劉睿,只要他能夠提供良好的珙桐種苗,有多少都能透過園林局的工程消化完。
有了空間泉水的滋潤,培育珙桐種苗不成問題,又有了銷路,劉睿若是輕易地放棄,那就是笨蛋了。當然了,劉睿目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把自己在空間裡培育的珙桐種苗移栽到糧站裡。至於種遍梁村以及出售到外地,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其他樹種的培育,自然是要引進合作者,利用梁村周邊的環境以及條件興建大型的苗圃場。
前段時間和季小軍接觸之後,劉睿知道季小軍很是眼饞梁村周邊廣闊的荒山荒地,認為這裡完全可以開發成一個良好的苗圃基地。當然了,梁村的自然環境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縣城的地塊租金是越來越高,讓季小軍覺得在威本上不合算了。
季小軍有意來到梁村開辦一個大型的苗圃場,只在縣城留下一個門面就可以了。以前劉睿就聽季小軍說過,但是因為他自己總是忙著酒坊的事情,幾乎都給忘記了,現在因為珙桐的事情才又想起來。
“能有客商會願意來咱們這窮鄉僻壤來投資嗎?”聽完劉睿的話,王華國有點懷疑。
王華國的二弟黃華泰就是林業局的副局長,以前王華國就曾經想透過王華泰的關係,引進一些客商進入梁村,但是卻一直不能如願。究其原因,不就是因為梁村地勢偏僻,交通不便,另外地的客商是退避三舍。
“華國大爺,你說的這些都是老黃曆了,咱們村和以前不一樣了!”王華國的話讓劉睿意識到,雖然村裡的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很多人卻依1日用以前的老眼光看待村裡的一切。
經過劉睿的提醒之後,王華國這才反應過來,隨著的開通和外地客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村子裡收購農產品,這裡的一切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看來我們得走出去,不能一直守著寶山過著窮日子!”明白過來之後的王華國腦筋轉得也很快,立即下了決定。
梁村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劣勢,但是擁有的資源和條件也是不錯的,只不過一直缺乏發展自勺契機。梁村的領導人和村民們也不都是甘於過著窮日子的笨蛋,只不過因為眼界和見識的關係,看待事物並不是那麼深遠、全面罷了。
現在有劉睿特別的提醒,王華國馬上就看到了其中的前景,甚至在他的心裡,已經決定了馬上去找黃華泰。林業局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樹苗用於植樹造林,雖說林業局屬下有大型的苗圃場,但是每年仍1日需要外購不少的種苗。
若是梁村開辦了苗圃場,只要在品質和價格上和其他的苗圃場相差不大,中標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反正現在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有了熟人、關係,生意就好做多了。王華國也不是那種迂腐的人,只不過以前他是想利用王華泰的關係都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條件,王華國自然是不會輕易錯過了。
“現在不是有很多村民開始要試著養雞,出售給外地的客商嗎?我們可以引導鄉親們把種植和養殖結合起來,做到共同進步。”劉睿知道,凡事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應該聯絡起來。
前段時間看過一些資料之後,劉睿知道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裡的市民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吃飽了,開始往著‘吃好’
的方向發展。以前的人們只要餐餐有魚有肉,就算生活達到了小康水準,但是現在不少人已經不滿足這樣的生活,開始追求吃上更好的蔬菜和肉類。
於是乎,那些被飼料餵養大的家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