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沿著篝火堆的兩邊,一字排開,他們年紀相近、身份相當,共同的話題也是有很多。
至於劉睿的帳篷,就被大家刻意地安排在了營地的最裡面,誰叫他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人呢?
不過倒也好,他帳篷的左邊是餘善為,右邊是付小強,想找人聊天可以,找餘善為問問題也是沒有障礙。
現在也還不到休息的時候,大家就圍著營地中央的篝火,一邊烤火一邊閒聊。
現在已經是寒露節氣,山外面都已經是有點涼,更何況是山裡面呢?一入夜,空氣就變得涼颼颼的,若不是生起了一堆篝火,還真的是有點冷。
王華安和趙亮的話題自然是離不開家裡的農活,自己這一次進山估計需要十天半月的,也不知道家裡能不能都安排好?再過段時間就到收稻穀的季節,希望到時候考察組能夠順利及時返回。
不過,讓趙亮和王華安覺得有點糾結的是,在考察組一天的補貼是一百塊,這可是不小的收入。他們既是希望考察組在山裡面多呆點時間,多掙錢,又想著回家忙農活,實在是有點為難。
韓正寶等人正在討論今天一路上所遇到的珍稀動植物,對於明天的活動進行相應的安排。對於他們來說,事前的一些安排並不能面面俱到,考察組的行動需要根據每天所遇到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就比如溪谷之中的中華桫欏林,就是意外出現的狀況,考察組明天就不會離開這裡太遠,而是以桫欏林為中心,對這片區域進行詳細的考察。幾個老師在商量正事,付小強等人也沒有閒著,他們正在帳篷外借助篝火的光亮,把今天收集到的標本進行整理。
劉睿跟著付小強,學習著如何製作植物標本,雖然他的理論知識不是很紮實,但是動手能力並不差,很快就找到了一點門道。
當然了,對於劉睿來說,製作標本並不是最關鍵的技術,因為他擁有作弊器。每一次遇到珍稀、罕見的植物,他都是偷偷摸摸地往空間裡移栽,按照空間的特性,基本上每一種植物都能夠茁壯成長。劉睿若是要研究植物的形狀特徵、生長習性,隨時隨地都有新鮮的植株備著,根本就用不上標本。
不過呢,閒著也是閒著,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
隨著夜幕慢慢變深,大山就變得更加安靜了,除了遠處時不時傳來一陣陣夜梟淒厲的叫聲以外,蟲豸的聲音也少得可憐。
就這樣,突兀出現在大山深處營地給這座沉睡的大山帶來了些許的生氣,劉睿他們的談話聲都能傳出老遠,在山谷中引起陣陣迴響。
燒得通紅的篝火劃破夜空的界限,猶如燈塔一般吸引著周圍的飛蟲。哪怕是空氣中瀰漫著令它們厭惡的氣息,它們也是義無反顧,飛撲而來。坐在篝火堆旁邊的劉睿,看著前赴後繼落入火堆,噼裡啪啦相隔不停的飛蟲,總算是理解了飛蛾撲火這個成語的意思。
很快的,空氣中就開始瀰漫了一股燒焦的味道,再加上那些不斷在火堆中掙扎、蠕動的飛蛾,劉睿很快感覺到有點頭皮發麻。
稍稍遠離了篝火堆,劉睿這才發現月兒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無聲息地爬上了半空,清洌的月光水銀瀉地,讓整座大山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輕紗。
沒有烏雲、沒有空氣汙染,天空就如同是一塊巨大的墨綠色寶石,而月亮就是鑲嵌在上面的一個圓形玉盤。以前在家裡沒少看月亮,但是劉睿從來沒有過月亮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自己伸手可得。
李白詩云:“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或許,越是到了高山之上,這種感覺就越發明顯吧。
各自忙活了一陣子之後,大家也就返回了各自的帳篷,準備休息,畢竟今天都在叢林裡艱難行走了一整天,哪怕大家都是青壯年,也是有點疲倦了。
不一會兒,帳篷裡的燈光逐一熄滅,只剩下了篝火在不斷地跳躍,吸引那些飛蛾用生命接近光明。
精力有點旺盛的劉睿,躺在睡袋裡睡不著,就把意識投入了空間之中。
今天進入小青山之後,劉睿就能明顯感覺到腦海中的石珠在歡呼雀躍,不斷旋轉,吸收空氣中游離的靈氣。雖然只是一天時間,劉睿就感覺到這段時間一直在維持不變的空間發生了一絲變化,變得大了一號。
劉睿有點期待,若是自己長期在靈氣充裕的地方出現,這個神農空間究竟能夠變得多大呢?
上次劉睿進山的時候,偷偷移栽了不少的珙桐、蕨菜和望天樹的幼苗進入空間。半個月不到,在空間靈氣和泉水的滋潤下,這些植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