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果章晉陽沒有後世的那些見識,恐怕也不會對這個土埋半截骯髒不堪的破舊木柱有興趣。
一開始吸引他的是這個木樁的重量,在後世那個大開發的時代,辨別一塊好料的標準已經不是它有什麼來歷,而是簡單粗暴的就看密度,一塊能夠迅速沉入鹽水的木料,無論是什麼,都會被收集把/玩,因為這種高密木料在經久把/玩之後,都會有光澤,都會有包漿產生,只是根據油性的大小在時間上有長短之分而已,這是由它的物理特性決定的。
這一節木樁章晉陽恰巧認得,這是一種北方嚴寒之地特產的硬質堅木,屬於樺樹的變種,老百姓俗稱“鐵樺木”,是一種生長在高海拔嚴寒地區的不算太稀有的物種。
北疆的百姓一般都用這種木頭代替昂貴的鐵犁頭,因為北方土地肥沃平坦,土壤表面有很厚的腐殖質層,因此很少有硬質的障礙物,一個鐵樺木犁頭並不比鐵犁頭遜色。
而且這種高密度硬木生長緩慢,在高海拔地區又很難長的筆直,所以一般都是矮粗壯的樁型,不能用來作為房梁使用,所以名聲不顯。
不過這東西因為質地非常堅/硬粗壯,不易腐壞,一般作為神像雕刻還是有的,看自己面前這一節,應該就是神像的底座才對。
從這個底座上看,當初舊神像大小也是有限,估摸著也就是常人大小,又是神像和底座分離製作的,可見當初人力物力也是寒酸得很,怪不得都沒有什麼土豪大戶強拆神廟到自家田地,只求保佑自己不顧鄉親的傳聞。
不過這種木材在南方根本沒有,是很難見到的,一般的傳統上也不會用這種木材來做什麼太好的主題雕刻,因為這東西實在是太硬了,普通的木雕刻刀根本拿它沒辦法。
不過章晉陽對這種木頭很感興趣,因為他現在開始打算不用意念鍊金術單憑手藝做木刻,主要就是為了鍛鍊自己對力量的精細控制這是在武俠小說裡已經用爛的梗了,當然不是現在而是前世。
刻刀他早已經做好了,是前幾天在堆料場裡找到的一條軸承的中軸,已經按照後世自己慣用的刻刀做了形狀,也已經開了刃。
本來入門應該都是使用軟木,可是章晉陽的力量現在太大了,而且由於增長過快又不規律,正常生活雖然沒什麼問題,一旦用到這種需要主動用力的情況就總是控制不好,都會有一些小小的麻煩。
軟木料子一到手裡,刀子一捱上,固定軟木的手就用力過猛,就會給捏碎了。
所以章晉陽一直都用的是石刻,不過現在他發現了好料子,這種鐵樺木質地正合適他入手,而且價值也不低,畢竟也是號稱百年不蠹,據說防腐性直追千年不朽的胡楊。
這塊鐵樺木樁他已經分析了好久,內裡的結構都已經熟知了,之前自己還仿做了一塊放在庫房裡,過幾天打算用那個做一套刀柄,方便觀察到底自己合成的和天然的區別在哪裡。
這塊木樁剛剛好夠刻一座關公坐像,可能有點厚,今天大致的出一個輪廓,明天自己要去武廟觀察一下廟裡的關公像,復刻一個差不多的,線條上修改修改柔和一下就好了。
至於多餘的一片,也許可以製作一個純圓鐘表盤,上刻十二生肖代替時辰,至於表芯,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石英錶在賣,自己拿來一個樣子,複製一個就好了。
這個表做好了留著自己用,就掛在自己屋裡就好,並不打算賣掉,當然了,要是有人出了合適的價格也沒關係,誰叫自己現在缺錢呢。
關公像是一定要好好做的,因為這個可是開山之作,還指望著它能開啟通向市場的大門呢。
現在他在鎮上已經看到有錄影廳和舞廳堂而皇之的掛著招牌,這比前世提早了好些年,聽說槍支收繳的全國運動也早在自己出生前就結束了,這可是比前生髮展的快多了。
那麼想來港臺那邊的影像製品應該也流傳過來了吧,關帝爺的信仰在那邊很旺盛的,在電視劇和電影裡一直是多有表現,大概這邊多多少少也會有點影響了吧。
想到關帝爺,章晉陽倒是想起來了一件事,聽說關帝門下廟祝祭祀都會使用一門神打功,能請各路神仙上身禦敵,原本一直當作傳說來聽,不過現在這個世界奇奇怪怪的,連北歐眾神都會出現,那炎黃先祖的神仙傳說搞不好也是有真無假啊。
第四十一章
不過關注神打是以後的事,其實他也想找之前喚醒自己的徐三奶奶聊聊這些奇奇怪怪的事,可惜自己直到搬家也沒再見到這個神秘的老太太。這些神神鬼鬼的人身上說不定真的有什麼訊息可以讓自己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