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頁)
中老年婦女很有一套,幾句花言巧語就哄阿姨開了門。
晚上童巖和諸葛加菲說了自己的想法,他當即拍著胸脯表示陪童巖去他表姐那走一趟。
有了禮物目標的童巖輕鬆了不少,他開啟電腦繼續碼字。完成當天任務後還點開了qq了,他知道。董冕肯定給他留言了。
果不其然,在技術方面,董冕那邊沒什麼問題,就算他不行,還有那些用全家桶就能輕易收買的清華師兄,實在是有夠廉價的勞動力。不過在使用者體驗這方便,董冕就完全抓瞎了,這方面就全賴童巖了。
童巖根據董冕的留言,給他提了一些建議,中心就一個字。化繁為簡,功能可以儘量的簡化,重要的是這款軟體能讓寫手真正塌下心來碼字,這才是寫手真正渴望的。
第二天童巖下午沒課,他拒絕了和安露薇去公園泛舟的建議,因為他要和諸葛加菲去寵物店給她買禮物。
出門前,馬震喜悅的找上童巖,“童巖,發財了,發財了!”
童巖不解:“怎麼個意思,慢慢說。”
馬震好像是從樓上跑下來的,他緩了口氣,說道:“剛從古河州找到了,給了我兩千多塊錢,兩千多啊!對了,你知道古河州吧?”
“知道,校報社的嘛,他給你錢幹什麼,難道這錢是校報社讓他給你的?”童巖猜測道。
“猜對了,”馬震掏出二十來張百元大鈔,“劉天淼師姐很夠意思,看咱們寫的故事不錯,還給咱們投到雜誌社上,你猜怎麼著,咱倆的文章都發表了!”
“都發哪兒了?”
“我的那篇發到《推理世界》了,好像是你們那邊的一家雜誌,在南方不是很暢銷,你的那篇被大牌雜誌收了,《故事會》,全國都能看得到。”
然後馬震又跟童巖說這些錢哪些是他的,哪些是童巖的。馬震那篇《好想知道你在哪兒》七八千字的規模,發了600塊稿費,童巖的《不要歸來》將近一萬字,稿費1500。
從千字價格來看,馬震那篇比童巖這篇要便宜不少,除了兩個雜誌規模大小的差異外,還有就是童巖的文字功力和講故事的能力遠超馬震,所以《故事會》雜誌開的價格比較高。
不過《不要歸來》也就相當於千字一百多塊,而他寫網路小說,一年不到兩百萬的字數,能有一百多萬的收入,相當於千字將近一千了。
從寫作速度來講,《不要歸來》寫的斷斷續續,又幾易其稿,大概搞了一個月,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來寫,這才有了最後讓他比較滿意的成品,而網路小說,他一天就能完成一萬字,兩相比較,網路小說的收益要高得多。
但是傳統寫作模式下產生的《不要歸來》給童巖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上可有可無的成就,有時候還包括其他領域的機遇。
刁一男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文學院,是導演,也是編劇,導演這份職業他還沒有什麼名氣,之前導過兩部小成本文藝片《制服》、《夜車》,其中今年的《夜車》入圍了戛納“一種矚目”單元,讓他作為導演有了那麼一點名氣,但還是在小圈子範圍內。不過作為編劇,他的名下有電影《愛情麻辣燙》、《洗澡》,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這些知名作品,在圈內也算有些影響力。
不過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電影導演上,拍過兩部沒什麼水花的文藝片後,他希望能拍一部雅俗共賞,在商業和藝術上都能成功的電影。
這天他的助理手捧一本《故事會》看的津津有味,等助理放下故事會去倒水,刁一男順手拿了起來,往前翻了兩頁,看到文章的標題叫《不要歸來》,他來了興趣,因為這名字文藝,不俗,和故事會的格調不太一樣,可現在它出現這部雜誌上,顯然應該有過人之處……(未完待續。。)
ps: 第一更
第336章 白什麼日什麼焰什麼火
刁一男把他的新片《夜車》帶著在全世界的電影展上轉悠了一圈,賣了幾家海外版權,勉強收回了成本,接著幾個月前在內地草草上映之後,就一直在休息,同時準備他的第三部導演作品。
他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些構思,源於美國作家霍桑(《紅字》的作者)的短篇小說《洛克菲爾德先生》;洛克菲爾德,一個倫敦男人,有一天他藉口出門旅遊,離開了他的妻子和家庭,然後在自己家的臨街租了一間房子,之後他的妻子和朋友就再也沒聽過他的任何訊息,而他可以經常看到他的家,還有他那孤獨可憐的妻子。
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洛克菲爾德先生已經死了,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