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2/4 頁)
,就算要打廣告也不敢大手大腳。正當兩位老闆為這事發愁的時候,曾經採訪過齊楚的《金陵早報》給齊楚打了個電話,通知他,《青年文摘》雜誌打算轉載使用他們之前採訪齊楚的一篇稿子,並希望齊楚能接受《青年文摘》的電話採訪,補充部分內容,將來稿子會放在人物專欄。
聽到這個訊息,齊楚和禹巖狂喜不止。
在中國,銷量最高的雜誌是《讀者》,巔峰時期月總銷量高達1000萬本,《青年文摘》雖然不及《讀者》,但每期的銷量也有150萬冊左右,和《知音》相當。
《讀者》的讀者覆蓋面最為廣泛,《知音》針對的是社會人群,而《青年文摘》主打學生青年市場,齊楚記得上高中的時候,基本每個班裡都會有人買最新一期的《青年文摘》,一個人買,全班都可以看,在高中校園,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青年文摘》比高深的《讀者》更受青睞,所以雖然《青年文摘》銷量只有一百多萬,但賣出一本往往會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讀者,影響力也是千萬級別的,這樣一本雜誌,他們竟然要採訪自己!
齊楚還記得,以前看《青年文摘》,最先看的就是人物專欄,學校裡沒有網路和電視,他就是從那裡知道了馬雲、劉翔、馬未都等人物,他不會想到,自己的事蹟竟然也有一天可以登上《青年文摘》,作為千萬青年學習的楷模。
不過想想,他倒也沒那麼遜色,不過二十歲的他,在新生的網路小說領域擁有無敵的人氣,實體、遊戲改編搞得紅紅火火,而且他現在勉強也算是個小有成就的企業家,愛尚科技、山石圖書都值得大書特書,或許有點運氣的成分,但他在一年之內,先後被省作協和國家作協吸納,和金庸大俠同一期進入中國作協,這也是實打實的成就,單這一點就讓他和其他網文大神拉開了境界,或許作協成員和網路寫手的身份才能《青年文摘》對他感興趣的關鍵吧。
臨開學前,齊楚接受了來自《青年文摘》編輯部的簡短電話訪問,寫他的文章基本摘自《金陵早報》上對他的採訪報道,囊括了他高中創作小說,參加新概念得獎,大學身家百萬,投身文化產業的事蹟。
而這次的電話訪問增加了他對網路閱讀、部落格的看法以及他崇尚的生活態度等幾個問題,齊楚正好趁此機會,大談愛尚閱讀,最後編輯部請他發一張照片,屆時會和文章一起刊登出來,齊楚也毫不猶豫把一張他在愛尚科技公司,旁邊就是愛閱logo的照片發給文摘編輯,並在在和編輯交談過程中也幾次請求多說說愛閱,至於有沒有效果就不知道了。
很幸運,刊登齊楚文章的《青年文摘》是開學後的十月紅版,學生們的假期是《青年文摘》的銷量低峰期,齊楚幸運地錯過了。
有了青年文摘這個契機,齊楚的個人名氣和聲望必定會攀上一個新高峰,透過宣傳創始人,以個人魅力來帶動企業生機,這是在企業形象營銷中常有的事情,好處就是省錢。(未完待續。)
第600章 開學啦
開學啦!
開學後,金陵大學有很多變化,首先,新生軍訓全都放在了仙林新校區,沒有水靈靈的新生妹子可以看了。
其次,很多學院都搬到了仙林新校區,很多老朋友都看不見了,鄭卡卡、馬震,當然也包括景妍,至於安露薇,她早就去了美國。
匆匆那些年,已經大三了,時間過得真快,大學已經過完了一半,雖然距離畢業還有兩個年頭,但同學們已經感受到了畢業壓力的臨近,這種壓力在不同的同學身上有不同的表現,像呂浩浩胡飛,更加沉迷網路遊戲,剛剛正式上線的《獸血沸騰》和《暴怒雷霆》成了他們的新戰場,也有的像魏童洋、白木桐,更加重視學習,上課更加認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將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就業。
進入大三上學期,廣電班新增了網路傳播、電子媒介發展史、營銷與廣告、影象傳播學等幾門很有意思的課程,對於有志做一名傳媒人的同學,這些課程非常重要,同樣的,這些課程對童巖同樣重要,因為在他經營巖杉傳媒、愛尚科技的時候,這些知識都是用得著的,雖然不必他事事躬親,公司會請專業人士,但老闆本身專業一點,不會有壞處的,起碼不會被人當傻子一樣糊弄。
因為心裡想著《青年文摘》那檔子事,這些年不怎麼看雜誌的童巖最近特別愛往學校的雜誌亭鑽,看看都有哪些雜誌在學校賣得好,這天他就看到了讓他很感興趣的新雜誌《漫客。小說繪》。
這個名字就讓會童巖聯想到如今國漫頭號品牌《知音。漫客》,也是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