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頁)
的東西沒有交代,讓人感覺少了個開頭。
金髮青年覺得,這遊戲就像一部砍了前二十分鐘的電影,只能從中間開始看。
要是熟悉的劇情,少看了前二十分鐘不會影響什麼。但這可是陌生的背景,猜都沒法猜。
舍友為此看了很多書籍,自己補完了前二十分鐘,金髮青年沒那個勁頭,只在旁邊看各種新奇的擊殺特效,看個熱鬧。
但是漸漸地,金髮青年感覺就不一樣了。即使他不明白衡陽城在哪裡,有什麼重要的,可看到主角那麼辛苦地搏殺之後,南部防線仍然被日軍突破,心裡居然也有些難過。
舍友玩到中途,感嘆道:“這遊戲真棒!只有東方人,才編出這麼層層相扣的劇情。”
金髮青年沒說話。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在敲公寓門,是三個住在樓上的人抱著筆記本過來,說道:“你們也買了第二章吧?這遊戲的多人模式比單人好玩!要一起玩麼?”
《遠東戰場》發售第一章時,這三人就來打過聯機,比較熟悉。他們也在早上第一時間買了首發,各自看了看新增的擊殺特效後,就去嘗試其中的多人模式。然後驚訝地發現,第二章的多人模式,居然比第一章要好玩許多!
舍友沒有多話,儲存單機進度,拉線接區域網,準備玩這遊戲的多人模式。
其實舍友只是陪朋友玩,他對多人模式不怎麼感興趣。玩第一章時,他更喜歡玩單機,看擊殺特效就能看得不亦說乎。真陪朋友玩聯機時,感覺只是還好。
不過既然他們來了,就陪他們玩玩吧。舍友也不是一開始就玩這遊戲的。去年遊戲發售了有段時間,舍友才被那些人拉入坑的。要不是他們,舍友還不一定知道《遠東戰場》這麼好玩的遊戲呢。
結果沒想到,第二章的多人模式,相比第一章來說,似乎有了全方位的提升。玩家的定位更加明確,職責清晰,對合作的樂趣挖掘得更深了。
武器熟練度的設定更是神來之筆,更進一步地確定了各自的定位,四個人真的成為了一個集體。
這個集體中,也有競爭的。熟練度達到一定數量,再等眼前的主線打完,就可以到訓練場去升級。另外三個都拿了“良好”、“優秀”品階的技能,舍友到是拿了“卓越”品階的技能。頓時,舍友就有點得意之色了。
金髮青年看那四人大喝小叫地玩多人模式,真的有點心癢了。遊戲如果僅僅是遊戲的話,意思確實不大。可要是遊戲能成為與朋友遊樂的平臺,那就都不同了。
就好像籃球。單純一個球放在那裡,拍拍也就沒意思了。可要是和別人一起玩,互相競爭、互相配合,那麼籃球還只是個球麼?
金髮青年趕緊出門,去買《遠東戰場》第二章。起碼接下來不至於坐在旁邊幹看了。
買了遊戲,和朋友一起玩了,他又總覺得少了開頭是個遺憾,於是就看隨盒附送的背景介紹書。看完以後,又覺得還是不完整,於是借舍友的書去啃……
金髮青年自己都為自己感覺驚奇,他居然會為一款中國人做的遊戲、一款門檻高得要看書才能明白前因後果的遊戲,投入這麼多精力。
看完書後,再玩遊戲,體驗果然更高一層。連遊戲中npc的對話,他都能琢摩出許多的深意。
金髮青年不禁嘆氣。他也和舍友一樣,開始迷上那家中國公司了。
啃完資料,他不僅知道了前因,還明白了後果。第二章已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很快戰爭就會結束。這個時候,他反而希望《遠東戰場》三部曲能完美收官,在第三章也就是最終作中,主角能有個好的結局。
如果這時那中國公司從善如流地改用歐戰背景,不再做第三章了……那金髮青年第一個不答應。
……
類似情況,在全美各地都在發生。不少玩家們玩過了試玩,覺得已經看到了新增的擊殺特效了,不太感興趣,所以沒有去買首發。
可遊戲中的多人模式實在太厲害了。那些在第一章時就認同了青瓷科技的玩家,去買了首發,發現多人模式很好玩後,於是化身為推銷員,拉身邊的朋友入坑,一同去玩那遊戲。
第二百八十章國內銷量
接著入坑的不少玩家,也產生去了解前因後果的想法。主動去尋找資料去看,以期能更加投入那個遊戲。
與此同時。
寫了本《四億人的八年》的女作者張純如,正準備在洛杉磯開籤售會。
她以前也寫過很多有關日本侵略的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