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的技法相當成熟,細節的處理也相當細膩。而有趣的是,畫裡面的主角,正是我們班裡的同學孫祧。”
教室裡議論紛紛,大家都在猜測這是誰畫的。
謝老頭說:“大家請安靜一下。我們關注的是素描本身。我們可以從藝術作品裡發掘出創作者的心理。”
聽謝老頭這麼一說,大家都產生了好奇,想聽聽他的高論。
“素描背後的作品說明只有四個字:高空纜車。”
高空纜車?難道是“環球嘉年華”的摩天輪?!這麼說……
我看著尹善美,她露出微笑,並不否認我的猜測。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繪畫主體背後的城市背景顯得如此渺小。在這裡,創作者利用淡化處理,把繁雜的城市高樓加以區塊化,從而突出了孫祧這個近景人物的形象。”
“我們再看畫里人物的眼睛和表情,似乎有什麼心事,他的眉頭微皺,眼晴有光但無神。可奇怪的是,他的嘴角是帶著一絲笑容的,大家想想這是為什麼。”
沒有人能夠回答上來,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謝老頭微微一笑。“從這一點看得出,繪畫者的觀察力十分敏銳,讓我也十分佩服。一般來說,人的眼睛表現的是人最真實的情感,而人有心事的時候,眉頭也會變得不再舒展。這都是難以控制的。所以我們不論是觀察人物,還是刻畫人物,首先要抓住他的眼睛。那為什麼人物的嘴角有一絲微笑呢?解釋只有一種:他是在笑給對面的人看。因為所有的表情之中,只有笑容是人能夠自己輕易掌握的。他想隱瞞自己心裡的苦悶,可惜被繪畫者識破了。”
同學們恍然大悟,我也暗暗吃驚。尹善美有如此敏銳的觀察力,難怪我的心思都瞞不住她。
“鑑於這位同學的成熟的技法、細膩的表現力,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我給了這幅作品滿分。”
教室裡一片譁然。要知道謝老頭對學生的作品一向要求很苛刻,很少會打高分,這次破天荒打出一個滿分,實在讓人吃驚。
“好,現在針對這幅畫,我最後再提一個問題,根據你們對畫的欣賞,你們認為,繪畫者對畫裡的人物,是一種什麼心態?”
這麼高深的問題,同樣沒人可以解答。
謝老頭笑笑,“那我說說我的看法吧,也不一定正確。我認為,繪畫者對筆下的孫祧這個人物,持著一種關心的態度。但是,她只是在一旁靜靜地觀察,以一種更高的高度。另外,從主體人物用城市這種宏大背景的襯托來看,繪畫者對畫裡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