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其實什麼面貌醜不醜的,主要是人心在做怪,孫巧雲自己本來不醜,她心裡也認定了現在的醜是一種暫時現象,所以,她自己沒把醜當回事兒。她自己不當回事兒,時間長了,婦女們也就習慣了她的醜樣了……
******** ******** ******** ********
家家戶戶的蠶床都已經備好,今年,鍾離婆婆也備好了蠶床……
鮮嫩的桑葉吃進了蠶寶寶的肚子裡,人們欣喜著,等待著……
採桑在孫巧雲看來,是最有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桑林成片,採桑女穿行於青枝碧葉間:
“度水春衫綠,映日晚妝紅。
釧聲時動樹,衣香自入風。
鉤長嫩枝曲,葉盡細條空。
競採須盈手,爭歸欲滿籠。”
賀徹的《採桑》詩經常浮現在孫巧雲的腦海裡,有一天,她終於忍不住唸了出來,被大家學去,到處傳頌……
蠶寶寶很能吃,人們一日兩餐,蠶寶寶每天至少4餐,清早、中午、下午、晚上。鍾離婆婆嚴格控制著蠶寶寶的食量,以免浪費。只是晚上才多放些葉子,因為蠶整夜都在吃桑葉。鍾離婆婆反覆告訴孫巧雲,小蠶要用嫩葉喂,葉不一定切碎。給小蠶換葉時,可以直接把新葉蓋在舊葉上,待小蠶都爬到新葉上,把舊葉拿走。這樣可減少蠶的傷亡,便於清除殘葉和蠶糞。
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表皮不能隨著身體長大而長大,當蠶的身體長大受到限制時,就要脫皮。蠶脫皮時不吃不動,好像睡眠,經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蠶又開始活動。蠶眠時,不要認為是病蠶而把它扔掉。在沒有弄清是脫皮還是生病時,可先拿開隔離開觀察,如一日後恢復活動和吃食,再拿回來。
蠶長到一定的時候就要吐絲作繭。快吐絲的蠶身體透明發亮,不再吃桑葉,爬到一邊,頭時時仰起,晃來晃去……
治病救人、習武強身、採桑養蠶……平靜的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啊,會一直如此平靜嗎?
第一卷 無鹽醜女 第15章 趙軍偷襲
越是平靜的表面,往往越是暗藏危機。
採桑季節就要過去,今年趙軍還沒有來偷襲,鄉親們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可是孫巧雲與父親鍾離樵卻都感覺到了潛在的危險,是不是趙軍在醞釀著什麼陰謀呢?
婦女們的女子防身術都學得差不多了,自我保護意識也增強了不少,比以前注意個人衛生了,在孫巧雲的勸說下,很多人穿上了鞋子,不再赤腳幹活了。
以前,人們並不是不會做鞋子,也不是法律規定平民不許穿鞋子,只是人們出於習慣,覺得光腳更舒服。
經過孫巧雲的講解,人們知道了足部保暖的重要,很多疾病,都是人們平時對自己照顧不周造成的……
孫巧雲把自己採桑用的桑鉤拿到憨牛那裡改造,改成了自己獨到的可以做為兵器的樣式:左手為鉤,平時採桑,右手為釧,鋒利異常。
孫巧雲還自創了些招式,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天,孫巧雲又與村裡的婦女們一起採桑,突然馬蹄聲陣陣,婦女們變了臉色,紛紛躲避。
趙軍騎兵經過,並沒有進入桑園,婦女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可是,當婦女們採桑之後回到家的時候,卻發現她們的家變了模樣:很多蠶床與蠶寶寶一起不見了,眼看就可以吐絲作繭了呀!這樣一來,她們辛辛苦苦了一春的成果都化為烏有了……
婦女們對趙軍的行為切齒痛罵,紛紛表示再見到趙軍,決不再躲了,自己的躲避只能換來趙軍越來越囂張的氣焰……
鍾離婆婆的蠶床與蠶寶寶也不見了,孫巧雲氣憤之餘,更想到了宋朝鄭震的《採桑曲》:“晴採桑,雨採桑,田頭陌上家家忙。去年養蠶十分熟,蠶姑只著麻衣裳”。
自己與眾鄉鄰們何嘗不是這樣?
辛辛苦苦的幹了一春,到頭來成果沒有了,就算成果還在,可是到頭來,又有誰享受到了這成果呢?還不是一樣賣了錢,換些吃用?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苦,也得有盼頭才行,不能眼看著自己受欺負啊!婦女們更加勤奮地練功,自衛隊們更加勤奮地操練,他們時時打探著訊息。
終於,他們打聽到,次日,趙軍還會來襲。
自衛隊埋伏在趙軍的必經之路,婦女們照常去桑園採桑。
各人採滿一大提籃後,天還不到未時,趙軍也並未到來,看來像是一場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