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誰才是那個“傻白甜”?(第2/3 頁)
親戚,找到在京城為自己撐腰的當大官的親戚做主’的地方,也能像在家裡那樣‘如魚得水’‘人見人愛’……現在,嚐到苦頭了吧?”
羅排長的眉頭皺成一個“川”字,臉『色』陰沉沉的,放在身側的雙手,緊握成拳,似乎想要出聲反駁,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末了,只能一徑地沉默著,又似乎只是單純地氣惱自家所在的那個城市,所有家長教導自家兒女時,每每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讓自家人為之驕傲自豪,與有榮嫣的羅清婉,在陳瑤嘴裡,竟然是一幅“窮山溝裡出來的孩子,就是沒有眼力見”的蔑視和不屑態度!
見狀,陳瑤嘴角微勾:“你也別覺得,這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這回,羅排長就忍不住了:“就像你說的那樣,既然,這次少年班的招生考試,面向全國所有適齡的考生,那麼,就算你我這些知情人閉口不言,但,又怎麼可能管得住其它人的嘴,讓對方也跟著保守秘密?”
這世間,向來是“紙包不住火”,只要做過的事情,總會留下痕跡。
更何況,這樣大的事情,打最初,上面的領導班子,就沒一個人準備藏著掖著,抑或只告訴家世地位不斐的人家!
否則,又怎麼能達成領導們設定的“激勵國人”的目標?!
“你怎麼還不明白?!”
陳瑤伸手,將自己額頭蹦出來的青筋按回去,無奈地嘆了口氣,有那麼一刻,心裡竟莫名地生出一種叫做“後悔”的情緒來。
尤其,在看見羅排長臉上那發自肺腑的茫然和質疑的神情時,更是忍不住地想到了當年,自己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執意嫁給羅排長時,家人朋友們每每勸說的時候,都會提到的“門當戶對”這四個字來!
“雖然,我們總說‘人要勇於嘗試,不畏失敗’但,你別忘記了,國人向來提倡‘中庸’……”陳瑤將世家們培養家族子弟的手段娓娓道來,佯裝沒看見羅排長那由紅轉白,再到青,最後,到墨汁般漆黑的面容來,“在軍區待了這麼久,你就沒發現嗎?這偌大的京城,相鄰的幾個軍區和大院,除了一個顧珊珊外,就再沒有第二個所謂的‘天才’?”
“如果,你以為,其它的人,方方面面都不如顧珊珊,所以,他們的家人才預設了顧珊珊的‘天才’地位,不好意思將自家兒女取得的成就也宣諸於外,那麼,你就錯了!”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而,從古到今,那些名聲斐然,讓人敬仰和歎服的大人物,又有幾個是真正的寒門子弟?由此可以推論,世家容易出天才,還是寒門更容易出天才!”
說到這兒時,陳瑤也有些氣打不一處來:“說來,我到現在都不明白,三妹究竟怎麼想的,竟然會天真地以為憑自己初一就跳級參加中考,並取得了當年中考市狀元的名次,破格被京大附中重點班錄取後,又以‘經營了兩家工廠,擔負著讓無數工人吃飽穿暖幸福安康的重任,而必需將大部份精力投注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上’的要求,申請在家自學,只參加期末考試的特殊待遇,就代表了她的與眾不同天賦能耐……”
羅排長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嘴唇動了動,想說些什麼,卻又彷彿喉嚨被溼棉花堵住似的,半晌都沒能順利地說出一句話來。
該說,不愧是陳家精心培養長大的姑娘,哪怕,在和羅排長成婚三年期間,彼此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但,論對羅排長『性』格的瞭解,陳瑤雖不敢說有八九分,但,五六分是絕對有把握的。
因此,在這一刻,這樣猶豫躊躇的羅排長,就讓正逮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滔滔不絕地跟羅排長傾訴自己滿腹苦惱和煩悶情緒的陳瑤,敏銳地察覺到了幾分不對勁。
“你……”有什麼事瞞著我?
剩下的話,湮沒在陳瑤喉嚨裡。
只因,這一刻,陳瑤的腦子裡,驀然竄過一道亮光:“你竟然一直沒將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說給三妹聽?”
“陽奉陰違”這四個字,猶如晴天霹靂般,當空劈向陳瑤。只將她劈得恍恍惚惚,神魂不守,耳旁彷彿傳來了羅排長焦急擔憂的詢問聲,關切聲,又彷彿聽到了一牆之隔,來自於羅清婉那滿是嘲諷和譏誚的笑聲般……
真以為,京大附中“求才若渴”,才會在明知羅清婉的要求很不合理,一個處理不好,自家辛苦維繫了多年的清譽就會『蕩』然無存的情況下,依然從上面的領導,到中間的各位老師,再到下面知曉此事的學生們,都拍著胸膛,覺得羅清婉確實是開天闢地頭一位讓世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