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百密一疏的地方,於是心中暗想:自己的對手會不會也隨著那些災民們的散盡,而放棄對自己下手了?
上一節 目錄 下一節
《大宋異姓王爺》 第98節
《大宋異姓王爺》 第98節
作者: 豆子芽
如今在徐州城裡張士俊早已佈下重兵,層層把守;停靠在寶龍灣碼頭的那支欽差船隊,艨艟無數,還配備了大小各種戰艦,上面的三千禁軍也枕戈待旦,戒備森嚴;在這樣精心的安排下,如果沒有什麼大規模的軍隊暴動,估計任何人也休想傷到自己的一根毫毛。到時候船隊南下,運河沿岸又有各地的廂軍及時策應,更是固若金湯,那就是說對手一旦放棄了徐州的行動計劃,要是想著再次下手,可就只能等到金陵了。金陵是雷恭允他們的老窩,也是自己此行的最終目標,他們縱然想置自己於死地,可是他們敢冒著刺殺欽差的彌天大罪、在那個敏感的地方動手嗎,肯定不會的,將對手消滅在千里之外才是上上策!
如今八里鋪的災民風波已經告一段落,八里鋪也在身後漸漸地淡去;近在咫尺的徐州城重兵把守,無異於鐵板一塊;寶龍灣碼頭那地方和軍營裡沒有什麼區別,那就只剩下只剩下眼前的這個看起來毫無安全隱患的“紅谷口”了!
這種形似葫蘆般地地形可非同一般,如果對手真的在此地設下有什麼陰謀的話。那可是真正的致命一擊,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瞬間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了心頭,不好,此地肯定會有埋伏!
眼見著欽差隊伍中的前半部分即將進入了谷口地中央,就是他們三個人也已經走到了谷口,嶽明知道生死也許就在這一剎那之間。絕不能等毫無反手之力的時候再做決斷,於是他在馬上果斷地下達了命令:“命令前面的隊伍,立即停止前進,迅速撤出紅谷口!”
張士俊和馮凱同時一愣,他們感覺到他們的嶽大人此刻有些怪怪的,甚至古怪的讓人感到有些神秘莫測。可是長期以來,他們養成的那種對嶽大人的吩咐要立即不折不扣的去執行地習慣,讓他們明白此時根本不是詢問原因的時候,也不是需要嶽大人給他們解釋什麼的時候。於是張士俊和馮凱毫不猶豫,回身立即命令他們各自地親兵:“立即向前面的人喊話,命令他們馬上後撤!”
同時他們三個人也縱馬閃到路旁。調轉馬頭,張士俊和馮凱橫刀立馬地指揮著大隊人馬往回撤。
好在欽差依仗中只有一少部分人是來自禮部禮儀監安排的人,其餘大部分的人不是皇宮中的侍衛就是訓練有素的墨衛,所以聽到欽差大人的一聲令下,這些人反應極快,於是已經進入谷口中的車隊就開始迅速掉頭後撤。
嶽明在前世小時候看多了鬼子進村的影視劇,對這樣經典地地形簡直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在那種情況下,鬼子不是踩響了地雷被炸得暈頭轉向。就是被埋伏在暗處八路軍的冷槍打死,這大宋朝也有地雷,並且當初他利用震天雷剿滅西夏勇士的畫面再一次在腦海中閃現了!
當時陸秉文給他解說的明明白白,那種震天雷一共有兩種,一種是用投石機發射或者守城時從城牆上向下投擲,射至敵群中爆炸,威力也就相當於今日之手榴彈;還有一種是用枯枝敗葉或者浮土掩藏於地下,根據選中目標的遠近不同,然後再決定引線的長短。一旦敵人靠近就可以在遠處將引線點燃。給敵人來一個滿地開花,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地雷。
如果有人在這條路上佈滿了震天雷。那豈不就是一場滅頂之災!現在可沒有什麼探雷器。也沒有排雷地工兵。估計張士俊和馮凱就是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他們嶽大人地這種想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也只能是先後撤。然後等查明情況之後再做打算了。
可是就在谷口中地隊伍開始不斷撤出地時候。突然就有一股十分熟悉、嗆人地火藥味兒。隨著徐徐地東南風被送到了他們三人地鼻孔之中;張士俊和馮凱突然想了起來。那次他們用大炮和震天雷對付那些西夏勇士地時候。士兵們點燃引線地一剎那。不就是這個味兒嗎?
這個時候已不容許他們再考慮什麼了。作為欽差大人最為得力地手下。此時保護嶽大人地安全才是當務之急。張士俊和馮凱幾乎是同時出手。在嶽明胯下那匹馬地屁股上重重地擊了一掌。然後他們快速地一左一右。就把嶽明夾在了中間。
眨眼間三匹馬就像離弦之箭一般快速地撤出了紅谷口。
嶽明一看這有了事兒自己就先跑了。怎麼著也是不地道;後面地車隊之中還有程小小呢。可是張士俊和馮凱豈是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