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若是平時趙神佑自然不會拒絕,可現在擔心趙諶安危自然對赴宴毫無興趣,淡淡道:“我身體有點不適,不能到皇兄府上打擾了,萬望見諒。”說完轉身離開了大殿。趙暮更是惱怒,雖然憤怒但卻無處發洩,很快就把憤怒變成了仇恨,當然全部記在了趙諶身上,若是趙諶知道,定會感慨,古代的孩子真早熟。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五章 建立御林軍
寫給宋徽宗的元曲正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和王實甫的十二月過堯明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把趙諶“寫的”這首元曲評為無評議,是因為此曲與當時的宋詞差別較大,完全自成一派,如果評為第一,會遭人口舌,但其中的文學價值讓趙徽宗愛不釋手,所以有了御書房的一幕。
趙諶剛一進來,趙徽宗不顧帝王威儀,迫不及待的走了過來,拉住趙諶快步回到文案前,趙諶寫的曲言早已被宋徽宗重新寫過一遍擺在上面,雖然趙諶的楷書寫的還算不錯,在原來經常幫鄰居寫春節對聯,但和宋徽宗的書法相比實在是小烏見大烏。
“快給朕講講你的構思,快快。”看著兩眼放光的趙徽宗,趙諶真有些苦笑不得,這個皇帝若拿出十分之一吟詩作畫的精力處理朝政,北宋也許不會那麼早滅亡了。
“啟稟皇上,此曲是孫兒平時聽聞街邊小販農商吆喝,再略作修改得來,曲子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特此獻給皇上評議。”
趙徽宗認真了起來,對趙諶說道:“此曲文體灑脫,率真,別具一格,相較於宋詞更加靈活多變,格式卻很嚴謹又並不死板,文思敏捷,自成一派,不知有沒有系統的名字?”
趙徽宗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趙諶馬上介面道:“此曲尚無錦銘,請皇上恩賜。”
趙徽宗龍顏大悅,其實他早就想好了名字,只是顧忌面子不好直接提出來罷了。
“既然是我趙家人創造的曲目,為了紀念節日之喜慶,就叫吉曲吧,將來定會青史留名,哈哈。”
“以後你多做一首吉曲,朕就滿足你一個要求,你看如何。”趙諶還以為趙徽宗要說元芳你怎麼看呢。趙諶心中微微嘆息,宋徽宗叫趙佶,便定名吉曲,古代帝王果然霸道。
“謝皇上賜名,孫兒無所要求,只盼早日將吉曲發揚光大,幫助皇上傳遍五湖四海。”趙諶一邊說一邊拜謝。
“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吧。”趙徽宗十分開心大方的說道。
趙諶吸了一口氣,洪聲道:“請皇上允許孫兒臣固守邊疆,我大宋開疆拓土,重現宋太祖之榮光。”
趙徽宗一聽馬上臉色沉了下來,趙諶暗叫糟糕,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時不說以後難有機會。趙諶馬上改口道:“孫兒只是覺得文武雙全才是真正的趙家男兒,像太祖皇帝一樣,但文才更是重要。”
聽趙諶這麼說,宋徽宗臉色才好了一點,宋朝重文輕武,難得的一個文學好苗子居然丟下偉大的文學創作而去當將軍,宋徽宗如何能不生氣,若是其他皇子估計早被趕出去了,並加以懲罰了。趙諶比較特殊,是皇長孫,(宋朝的歷代皇帝都沒有皇長孫,所以趙諶的身份比較特殊。)再加上此次‘吉曲’關係重大,才免於責罰。只是近年來過得很苦罷了。
“獎勵還是要給的,你可以現在提,離開皇城也不是不可以,但現在你負責‘吉曲’重任,責任重大,就以一年為期,若一年後你要離開,天下各處隨你挑選。”趙徽宗心裡打得好算盤,一年時間讓趙諶迷戀上汴京的權利,再也不願離開,就算離開了,邊軍生活枯燥乏味,也就是好奇的少年心性,磨礪一下也好。…;
“謝皇上,古人云君子需有詩,書,禮,樂,射,策略之能,而策略需要一軍操練,望陛下准許臣領一營之兵操練之。”
宋徽宗轉身斟酌了一下淡淡道:“可以,此營算你親兵,就叫御林衛吧,要你自己養著,在汴京不可多生是非,若犯了事朕也幫不了你,你可明白?”
趙諶隱藏著心中的欣喜,趙諶馬上拜謝。“吉曲的工作你要抓緊,人員調配隨你,朕也累了,退下吧。”待趙諶一走,宋徽宗馬上投入了吉曲的審定之中,不得不說,宋徽宗不是一個好皇帝,但絕對是一個藝術大師。
走出御書房的趙諶十分欣喜,自己馬上就要擁有自己的勢力了,雖然與這個時代的強敵作戰一營之兵毫無用處,但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