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諶並未再問其他人,沒想到不知不覺之中手下將領皆和自己意見相左,也許別人是對的,但趙諶心中依然有些不舒服,趙諶雙眼微寒,略顯失意。
王惜宸看出趙諶的不快出言道:“太子殿下心情我與諸位都能理解,但秦鳳軍十餘萬大軍,近百萬百姓不能為了那個虛無縹緲,置我等與不顧的朝廷而賠上我秦鳳城所有之精氣,若是太子殿下一意孤行,我等自然只有從命,這是為臣之道,但還是希望太子體恤秦鳳城之軍民,切勿出兵,不然定然步上种師道將軍的後塵,王某在此拜託了。”王惜宸跪地請求道。
趙諶站了起來,未發一言,離坐辭別而去,走到門口之時對再場所有人淡淡道:“全軍行屯田之策,藏兵鋒,廣積糧,訓練兵卒,以求對來年對西夏戰而勝之,軍師,秦鳳城就交給你了,還希望你盡力而為。”說完離開了大廳。
楊再興扶起了王惜宸道:“我再去勸勸他,相信他會聽的。”
王惜宸見眾人一驚散去。對楊再興擺手道:“不必,他知道我說得對,只是一時之間我等與他意見相左,心中氣悶罷了,相信他很快就會明白,我們前去救援汴京,不僅會損兵折將,而且定然吃力不討好,朝廷之人對待我們定會像對付擁兵自重的軍隊一般,瓦解和分散。种師道將軍率兵勤王便是最好的例子,就算我得罪他,我也一定不會讓他出兵。”
楊再興想了想道:“但這樣會讓趙諶對你心生隔閡。”
王惜宸苦笑道:“我何嘗不知古往今來,勸諫上位者,最終都沒什麼好下場,但文死諫,武死戰,對西夏之兵的進犯就要靠楊將軍了,我們一同為趙諶守住這個征戰天下的基礎。”
楊再興鄭重道:“自然如此。”
趙諶心中有些氣悶。趙諶明白,也許可以一聲令下,全軍揮師向東,去硬衝潼關。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弟牛肉乾能衝破潼關,但就算大軍能順利開到汴京之下,必然和金軍進行一場浴血之戰,又有多少兵士逝去生命。趙諶並不能為了心中的想法,便讓手下兵士前去送命。
王惜宸說得對,就算擊退了金軍。朝廷會如何對待得勝而歸的秦鳳軍,宋朝時期大勝而歸的軍隊總沒什麼好下場,而這支軍隊是趙諶所統屬,朝廷更加不會放任這支軍隊發展壯大下去,若是朝廷下旨各路大軍前來勤王,秦鳳軍就算戰鬥力再強也定然會被消滅,而且歷史上會記上一筆,趙諶欲奪皇位,最終被各路勤王之師擊潰,那麼秦鳳軍便永遠被留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但趙諶響起議事大廳之上,所有人皆贊同王惜宸的建議,居然無一人統一出兵,這讓趙諶心中挫敗感愈發強烈,對王惜宸也心存疏遠之感,趙諶心中愈發氣悶,當抬頭之時看到一座寺廟赫然在眼前,趙諶在秦鳳城中悶頭行走之時,居然來到了這裡,趙諶嘆了口氣,這裡住著的佳人已有許久未見,不知近來可好,趙諶猶豫再三還是走了進去。
一個道姑穿著半舊不新的道袍,原本的飄逸如綢緞的秀髮早已剪去,背對著趙諶而坐,面前佛祖在前,香菸瀰漫,道姑聽到有人進來,秀眉微皺,但很快舒展開來,並未睜眼,繼續微閉著靈動的眼眸敲擊著木魚,嘴中唸唸有詞,雖然身著道袍,但依然難掩周若彤傾國傾城的容顏。
趙諶上前拿起一炷香引燃之後為佛祖獻上,周若彤忽然道:“施主此香十兩黃金。”
趙諶一愣,沒想到周若彤會主動和自己說話,馬上抱拳道:“出來時一時心急並未帶如此多的銀兩,稍後我定然會讓人送來。”
周若彤一愣,沒想到趙諶會如此回答,現在趙諶貴為太子,身份尊貴,定然不會像以前那樣好說話,周若彤其實有八分激怒趙諶的意思,至於其餘兩分,連周若彤自己也分不清楚。
周若彤聲音緩和了很多,疑問道:“你為何不問為何要你十兩黃金。”
趙諶抱拳道:“一來,此為進獻佛祖,十兩黃金並不算多,二來,若彤小姐聖旨已下,在下自然應當遵從。”
周若彤嘴角微微揚起,淺笑一分,糾正趙諶道:“貧尼法號靜安,切莫亂叫。”
“是是,靜安師父侍奉佛祖,境界高深,在下自然應該聆聽教誨。”趙諶微笑道。
周若彤忽然變得有幾分憂鬱,對趙諶道:“貧尼有一事相求,煩請太子殿下恩准。”
“若。。靜安師父請講。”
“讓我弟弟遠離戰爭,切勿讓他上戰場,從小到大他便沒離開過我的身邊,但現在…”
“這個請靜安師父放心,我會允許其脫離軍籍,至於何去何從都由其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