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當失敗的頹勢傳遍整個禁軍之時,一場大潰退便無法阻擋的開始了,就算其中一些軍官,將軍想要控制失敗的頹勢,但依然被失敗的敗兵之勢完全淹沒,一些將軍將身邊之兵全部斬殺,但依然無法阻擋敗軍。
金兵湧入的越來越多,城防完全被金人擊破,金兵肆無忌憚的砍殺著早已心膽俱喪的宋軍,地上遍佈死屍,金兵將宣化門開啟,金兵的騎兵早已等待許久,城門一開,騎兵衝入了汴京城中,汴京之中到處傳來臨死前的慘叫聲,許多尚未轉移的百姓本以為可以躲在房屋之中,便可消災避禍,但依然躲不過如同豺狼一般的金人。
忽然一兵士跑到趙諶邊上單膝跪地稟報道:“太子殿下,宣化門已經被金人攻破,我守城禁軍已經潰退下來。”
趙諶擺手示意兵士退下,忽然吟道:“南朝多少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溼,同是天涯。”這是吳激所得作的《人月圓》詞,趙諶忽然想到不久之後汴京的慘狀,不由喃喃自語。
趙諶看著遠方濃煙滾滾的的宣化門,後面只能靠自己了,定然不嫩更讓金人在汴京為所欲為。(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故人
ps: 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提前祝大家國慶快樂
公元一一二八年深秋,北宋之都城汴京,被金兵包圍,訊息傳開,一時間舉國譁然,華夏大地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明百姓,悲憤者甚眾,因大勢所趨,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逐漸愈發強大起來,其中一些義軍也被有心人利用,佔據一方,做起了土皇帝,原本解救汴京,驅除韃虜,復我中華的信念也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
正當天下正為汴京被圍,朝廷不派勤王之師解救汴京,而議論紛紛之際,汴京被攻破的訊息接踵傳來,靖康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一二八年深秋,比歷史整整晚了一年,二聖被俘,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宋徽宗被賜爵位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公,屈辱之極。
隨行之大臣皆心膽俱裂,屈嚴乞命,唯有朝臣李若水抱著欽宗身體,斥責金人為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李若水血染金寨,英名長存。
金兵攻破宋之汴京,一時之間氣焰囂張至極,衝入京城之中,肆無忌憚的焚燒房屋,血腥屠殺,將宋人當成豬狗一般對待,正當金軍大肆搜掠之時,又一個訊息傳來,太子趙諶忽然現身汴京之中,率領城中天順軍和敗退下來的禁軍組成聯合軍,不斷的打擊著進入汴京四處燒殺搶掠的金兵,開封城中一時之間,反抗金兵之勢愈發強大,趙諶也因此再次名聲鵲起。
原本都說趙諶乃是沽名釣譽之輩的很多文士,也迫於壓力,不得不改了口,雖然依然覺得趙諶乃是一介武夫登不了大雅之堂。但趙諶死守汴京的努力為天下人所熟知,各路豪傑俠士,皆稱趙諶為真豪傑,真英雄,成群結隊朝汴京而來,欲投之麾下,共抗金寇。
普天之下都知道大宋之皇城依然在死守之中,宋人尚未被完全擊敗,各路勤王之師繼續日夜兼程,朝著汴京而來。只要汴京尚未完全陷落,各路勤王之軍便出師有名,不會變成一方勢力。
因為金國兩個皇子都怕對方在汴京之中掠奪更多的資備,約定二人各遣一萬兵士入城,其餘兵士駐紮在外,如此一來趙諶心中自然是樂得清閒,寒冬時節的愈發臨近,金人就是不撤兵都難,既然只有兩萬人趙諶也巍然不懼。在巷戰之中,並非人多就能取得勝利。
趙諶將張越找來,細細交代巷戰兵力分配之法,其實也簡單。趙諶仿照前一世的特種兵作戰方法,一隊為誘餌,一隊為接引,再遣一隊埋伏於房屋上側。掩護底下的兵士前進,兵士皆攜帶簡易的獸夾和鐵刺,佈防在街上。可以有效防止金兵騎兵的追殺。
為誘餌之兵士,每次出戰皆帶圓盾,朴刀,接應之兵士皆帶箭矢,藏於建築之中各個據點,儘量給予金人最大的殺傷,房屋之上的兵士多帶震天雷和箭矢可與最大的支援,如此一來相信定然萬無一失。
趙諶將天順軍和敗退下來的禁軍組成了一支混合部隊,金人一開始被趙諶的地道戰打得找不著北,一時間損失慘重,金士皆不敢單獨外出,趙諶也奪回了不少街市,但金人最終依靠投誠的漢人,和漸漸的從兵士的死亡中獲得的經驗,派遣大量軍隊進入,焚燒房屋,將沙石灌入地道之中,慢慢制約了趙諶這種奇襲戰術,雖然無法將趙諶消滅,但大大限制了趙諶天順軍的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