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這樣的一幕顯然出乎了劉琦當初的預料,即便是他都沒有想到,軍中有這百餘名美女的號召力竟然如此大,簡直就不下於一次後世的民間緊急動員。
而在這半年裡,呂玲綺絲毫沒有放鬆對麾下女親兵的訓練,甚至她們的訓練量比一般的男性士兵還要多上不少,可是令人驚歎的是,這些女兵儘管一個個十分辛苦,卻從頭至尾沒有任何一個向她申請退出的,全都是咬緊了牙關進行刻苦訓練,僅僅半年的時間,這些女兵全都是脫胎換骨一般的發生了鉅變,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反應速度,就算是比起軍中的那些男性士兵都差不了多少。
於是,大漢歷史上第一支正規的女兵就這樣在劉琦統率的荊州誕生了,而娘子軍的主將呂玲綺更是成了軍中的名人,在名聲上甚至都超過了霍峻那樣的軍中宿將。
而劉琦這些日子以來一直所擔憂的會遭到那些老頑固們的議論指責的一幕卻自始至終沒有發生。
其實劉琦早在產生讓呂玲綺招募女兵的念頭之時,就有了這樣的擔心,當初之所以表現的毫不在乎,主要是為了寬慰呂玲綺而已,那時候他早已做好了承受狂風暴雨一般的指責的打算了。
“不管如何,我這女兵隊伍反正已經建立了,你們指責就指責吧,大不了我不反駁就是了,甚至我還可以學曹操,對你們的忠言進行重賞,但是卻依舊會這樣做下去。”
可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些日子以來並沒有任何一個儒生向自己提這樣的建議。
其實這倒不是他們不想提,而是他們已經完全陷入了對劉琦的感恩之中,以至於不忍再就招募女兵這樣的小問題令主公徒惹煩惱。
他們對於劉琦的感恩自然是來自於印刷術!
經過這半年來的努力,左伯的造紙術在三州各地得到了推廣,由官方組織,在各地建立了數十處造紙坊,生產出了大量可用來印製經卷的優質紙張。
而這些紙張的供應,就為下一步印刷術的推廣創造了條件。
如今在三州的勸學機構中,各地印刷經卷的工匠們晝夜開工,印製出了成千上萬份的儒家經卷,基本滿足了各地學子對於書籍的需要。
而在這時候,劉琦又在儒學教育中增添了兵事、農事、天文、歷算、醫學諸科,分別向學子傳授兵法戰陣、典農屯田、天文曆法、醫學等門類,鼓勵各地民眾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分別學習這些科目,而這些科目的學子都是由官方出資,無償令學生就學,在就學期間官方免費提供食宿,學業優秀的還會有優厚的獎勵,甚至還有的會直接授予官爵。
尤其令劉琦感到喜悅的是,在醫學科成立之後沒多久,竟然吸引來了一個鼎鼎大名的醫學家,此人就是南陽人張機,字仲景,與神醫華佗齊名,在後世更是被尊為醫聖的絕代名醫。
劉琦當即便任命張機為醫學主事,讓他全權負責醫學科教學事宜,在張機離開之後又親自到廬江請來了名醫華佗,讓他與當初的張機一樣,負責傳授醫術。
而事實證明,這兩人的名頭大,本事也絕對不是蓋的,他們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為荊州培養出來了數百名醫術高明的醫者,並且將他們多年的心血著作《傷寒雜病論》和《青囊經》悉數傳給學子們,並允許官方廣為印製。
不得不說,劉琦對於兩位醫學大家的無私胸懷深深感動,他們都把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人,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百姓有活命的機會,這樣的胸懷實在是可敬可嘆。
兩位醫學大家培養出來的那些弟子們有一少部分不願為官,甘願像他們的老師張仲景那樣,在民間為百姓治病,懸壺濟世,劉琦也不阻攔,命人對他們發放川資路費,讓他們放心到民間診病,並保證隨時會給他們提供物資幫助。
到了後來,隨著醫學弟子越來越多,劉琦便下令在各地郡縣設立官方設立的醫院,方便廣大病患的百姓及時得到救治,這是劉琦的聲望已經是如日中天,無數百姓紛紛為他建立生祠,四時祭祀。
而更多的弟子們則是選擇進入了官方,被舉薦到各地做醫官,尤其是華佗所培養的一大部分弟子,紛紛加入劉琦的軍中做起了軍醫,這讓劉琦大軍在征戰中極大地減少了傷亡。
農事科的建立則為三州培養了大量掌握先進耕作技術和先進生產工具的農業官員,他們的勸農務農政策進一步壯大了三州的經濟實力,建安六年,劉琦所統轄的三州地區竟然收穫了三百萬斛軍糧!
兵事科的建立自然也沒有讓劉琦失望,短短兩年的時間裡,讓他的軍中充實了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