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頁)
荀攸卻上前笑著說道:“三公之言未善。以愚意度之:劉琦麾下兵精強將不在少數,徐州兵力雖少,魏延麾下有精騎數千,更有強大的連弩,我們短時間內難以取勝,雖則仲德之言不錯,袁譚果然不可相信,然則我們正可乘機圖河北。袁氏據河北四州之地,麾下謀臣武將不在少數,且袁氏久在河北,甚得民心,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我們短期內很難將其打敗,今乘其兄弟相攻,勢窮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後觀其變,並滅袁譚,天下定矣。此天賜良機。誠不可失也。”
曹操攻打徐州本來就是一個幌子,實際上他主要就是聽了郭嘉的建議,以攻打徐州為名,靜等袁氏兄弟起內訌,然後乘機攻打,如今見袁譚主動請降,時機到來,又見荀攸的分析與自己不謀而合,自是心中大喜,便決議攻打冀州。
之後曹操命眾將退去,連夜邀辛毗飲酒,對其問道:“袁譚之降,是真的還是有詐?”
卻見辛毗說道:“明公不要問真假,只只問勢便可。袁氏連年喪敗,兵疲民弱;兄弟讒隙,國分為二;加之饑饉並至,天災**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河北凡是有些見識的,都知道袁氏必然會敗。今袁尚率軍圍平原甚急,然時日長久,軍心已疲。以明公之威,擊疲憊之眾,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如何不抓住這個機會而去征伐徐州?徐州劉琦麾下兵強馬壯,短時間內難以相圖。況四方之患,莫大於河北;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願公明鑑。”
曹操聞言大喜,拉著辛毗的手說道:“本相與辛佐治相見恨晚也!”
之後便立刻下令,督軍還取冀州。
魏延聽說曹操果然率軍撤離,前去取冀州,這才對劉琦的判斷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時糜芳又建議他率軍從背後掩殺,魏延便取出劉琦書信,滿臉欽佩的說道:“主公已經料到我們會有這樣的舉動,嚴禁我們率軍追殺,因為曹操多智,必然會有伏兵,如果我們追殺的話,反而會中他詭計,這樣一來恐怕我們折損人馬是小,甚至都有可能連徐州都保不住了。”
糜芳聞言,這才拜服。
魏延所說的沒錯,曹操在退兵的過程中的確安排了伏兵,大軍走到最後,發現魏延竟然沒有率軍追襲,便知是得了劉琦的嚴令,心中愈發感到劉琦的威脅,決定在平定河北之後,定要與其算總賬。
卻說袁尚知曹軍渡河往平原而來,立刻調集大軍,在平原的安德佈下伏兵,單等曹操大軍到來之後,左右伏兵盡出,以破曹操。
可曹操是何許人也?早就料到此地會有伏兵,先以夏侯惇率軍相誘,待得袁尚兩路伏兵殺出之後,即刻命曹洪、曹仁率兩翼大軍發動急攻,結果袁尚大敗,部將呂曠、呂翔兄弟率眾投降,損兵折將的袁尚無奈之下只好逃回冀州,一方面下令堅守,另一方面向幷州高幹和幽州袁熙請求援兵。
卻說袁譚見曹操大勝,心中大喜,連忙率軍出城迎接,又請曹操助自己攻取冀州。
曹操知道袁譚心中對自己還有猜忌,更兼料想幽州和幷州的兵馬即將趕到,便以糧草不濟為由說道:“方今糧草不接,搬運勞苦,我濟河,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然後進兵。”
為了安袁譚之心,曹操還將女許以袁譚,並讓袁譚依舊駐守平原,自己卻引軍退回洛陽,又封呂曠、呂翔為列侯,隨軍聽用。
之後又過了月餘,曹操囤積了大量的糧草,便命人運糧入白溝,又命曹洪、樂進等將率軍渡河,屯駐至黎陽,這才命人通知袁譚,做好夾擊袁尚的準備。
且說袁尚退回鄴城之後不久便聽說,曹操運糧入白溝、屯駐黎陽之事,心中憂慮,便與審配商議對策:“今曹兵運糧入白溝,必來攻冀州,如之奈何?”
只見審配略作思索,便說道:“主公可發檄使武安長尹楷屯毛城,通上黨運糧道;令沮授之子沮鵠守邯鄲,遙為聲援。主公則進兵平原,急攻袁譚,先絕袁譚,然後破曹。”袁尚大喜,留審配與蘇由守冀州,親率逢紀等將,以馬延為先鋒,連夜起兵攻打平原。
袁譚見平原再度被圍,無奈之下只好再次請人向曹操求援。
曹操這一次卻不再管平原,而是率軍直接開往冀州,在兵臨洹水的時候,蘇由被曹操一場伏兵殺得大敗,只好投降。
之後曹操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鄴城之下,然後統率大軍進行攻城。
不料這一次曹操卻遭到了審配的頑強抗擊,審配見城內兵少,乃發動百姓守城,讓曹操一輪攻城下來,折損了上千人馬,卻連城頭都沒有攀上。
曹操只好令三軍繞城築起土山,對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