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益州、徐州五大州部,人口一千餘萬,更兼劉氏父子多年經營,各地盡皆殷富,財貨頗豐,而河北、中原及我關隴地區由於連年戰亂,經濟凋敝,民多失其業,根本無力與其抗衡。”
但見曹操雙眼微閉,面無表情,緩緩說道:“說下去。”
“諾。”孫乾看了一眼曹操,又繼續說道:“好在丞相用人不拘一格,麾下擁有雄兵數十萬,我主劉備略有微名,麾下亦有十餘萬將士,只要貴我雙方精誠合作,聯盟抗劉琦,事尚有為,如若我們各自為政,甚至互為仇讎,下官恐怕將來我們為長安布衣都很難。”
曹操聞言也是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才緩緩說道:“其實本相也早有此意,即便是公佑先生不來,本相也定然會派人前往離石會見玄德公,既然公佑先生到來,本相自然無不應允,請公佑先生暫回,本相定然會盡快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與玄德公商定聯盟事宜。”
“諾。下官與主公定然靜候丞相佳音。”孫乾說完之後,就起身告辭。
曹操親自將孫乾送回,之後又召集眾將官商議與劉備聯盟之事。
眾將官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一致贊同。
而這時候長史董昭獻計道:“丞相既然要聯合劉備,當要借朝廷之力厚加封賞,如今丞相與劉備、劉琦隱有鼎足三分之勢,不正名位,不足以令將士用命,丞相自興兵以來,櫛風沐雨,三十餘年矣,掃蕩群兇,與百姓除害,使漢室復存,劉琦小兒尚為太尉,丞相有擁立天子之功,又豈能與之同列?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與此同時,丞相表奏劉備為秦公,劉備得丞相保舉,必然會分外用命,屆時丞相起兵中原,劉備起兵關隴,互為配合,而劉琦小兒不愁難平。”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問道:“諸公可有什麼要說的?”
曹洪和許褚立刻上前,大聲說道:“憑著主公的功業,就算是封王都使得,更何況是一魏公乎?”
曹操聞言立刻叱道:“你等目無天子,胡言亂語,還不退下?”
程昱、滿寵、呂虔、蔣濟等人盡皆支援董昭的說法,郭嘉則是習慣性地不問不發言,而尚書令荀彧卻上前奏道:“不可。丞相本興義兵,匡扶漢室,當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聞言,勃然變色,心中不悅。
董昭曰:“豈可以一人而阻眾望?”遂上表請尊操為魏公,加九錫,又請尊劉備為秦公。
不久之後,天子下旨,以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鉅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建立魏國,尊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允許其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之後曹操始建魏社稷宗廟,作金虎臺,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河。後又分魏郡為東西部,置都尉,初置尚書、侍中、六卿,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僕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恚ш欏⒑頹⑽�討小�
荀彧卻自始至終未參與其事,只是嘆息而已,曹操聽說之後心中暗暗惱恨,之後命荀彧到壽春勞軍,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乘機把他留在軍中。封他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將其調離中樞。
而除了冊封曹操為魏公之外,天子還冊封劉備為秦公,令其於京兆尹為國。
曹操即命毛玠為使者,持天子詔書到離石見劉備,宣明天子冊封之意,又提出以雙方現有駐地為界進行停戰,之後結為盟好,共抗劉琦。
於是曹操和劉備就這樣瓜分了幷州,雙方以西河為界,曹操佔據了東部的上黨、太原以及雁門的長城以東地區,劉備則在名義上佔據了上郡、西河、雲中、朔方和定襄五郡,但是因為匈奴盤踞在雲中、朔方和定襄一帶,劉備實際上控制的地區只有上郡和西河兩郡。
劉備見曹操議和結盟正合己意,便留龐德率軍駐守幷州,自率張飛、趙雲、陳到等將回到長安,著手建立秦國,同時命張飛為先鋒,馬超為副將,張既為軍師,統率馬岱、馬鐵、郭援、龐延、蘇澤、段默、劉雄鳴、蘇慎、嚴苞、韋誕等文武眾將,以幫助張魯抵禦黃忠為名,率領大軍五萬前往散關而去,兵鋒直指武都。
而奉命出征漢中的張飛心中卻很不痛快,因為他本來急於征伐曹操,好為關羽報仇,可是自己的心願多次被打斷。
第一次是在建安五年,那時關羽剛剛被殺,自己便主動提出,率一支軍隊殺進許昌,活捉曹操,為關羽報仇,卻被主公劉備制止,說是曹操官渡之戰剛剛勝利,士氣正盛,急切之間攻不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