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言自語些什麼啊,你的大公子找我們,啊不對,主要是你過去啊,你準備讓這人繼續等你說完麼?”對於神神叨叨的林家仁,玲還是忍不住提醒一下的。
襄陽是荊州的經濟政治中心,地處荊北,與宛城不遠,正是基於此當年劉表才和張繡聯盟,實實在在地對曹操形成了威脅。宛城這個地方是曹操的傷心地,典韋之事相信大家很熟悉,就不在多提了,更何況現在張繡已然投降曹操。
從戰國時代起,荊州就被稱為蠻夷之地,到此時也沒有多大改變,就連王粲這種高階文人在潦倒的時候都有點看不起這裡,稱之為“荊蠻”。當然,這個詞主要是指荊南,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比交州好不到哪裡去的地方。
荊南人崇尚武風,以重巒疊嶂作為依託,在艱苦的土地上掙扎求存,那裡的漢人,長期與當地的蠻夷部落作戰,他們的歷史就是蘸著血淚書寫而成的。而荊北人則是尚文,這是逐步被中原文化所吸引的結果,一條長江將天南海北的各類人員集中到此相互影響相容幷包,作為荊北絕對中心的襄陽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尤其是東漢末年長達數十年的中原戰亂,這裡便成為了避難的最好地點(西川路太彎、不好走到,荊州可水路可陸路,地理位置又在正中而且口碑不錯稅收不高)。
襄陽是一種典型的巨城,外部設有甕城,內裡還有內城,劉表的太守府都是內城中單獨的一個堡壘,可以說前前後後共有五層防禦。即外圍三十里到五十里不等,數量眾多的衛星城市、鑲嵌在襄陽城牆之上的諸多甕城、方圓數里的外城、易守難攻的內城、絕對龜殼防禦的太守府,更別說星羅棋佈的駐軍、在城牆上雷打不動的守城器械了。
比之會稽等城,襄陽就突出一個詞——絕對的氣派!
此外,襄陽還有個別的地方沒有區域劃分觀念。比如城東住的盡數貴人,基本上屬於大臣高官士族的聚居地;城南則是有錢人家的富人區,這個富並不等於貴嘛,再說商人地位又低,所以這裡是一個相對和諧的區域,有錢,但是也不敢亂來,這就是大多數商人的現狀,家道中落計程車族、賺了幾個小錢的平民、中層官員將領之類的人員,也都喜歡往這裡鑽;而城西就要混亂一些,有和諧就有不和諧,這是必然的,在這裡是各類鬱郁不得志的、有才沒才的,此地龍蛇混雜但卻非烏煙瘴氣,更有人說,如果你沒體驗過這三處地方,那麼你就白來了襄陽;當然,最重要的肯定是北面,太守府的所在地,劉表及其親信的住所,那裡是全襄陽人都夢寐以求的地方。
這只是內城,處於整個襄陽的北部,至於外城,住的主要就是軍屬、農奴以及平頭百姓了。
291 調查和研究
林家仁所住的地方,就是內城的城西,也就是那還沒走進去就能看到怨氣滿天飛的一檔子聚居區。說起來還是這丫自己申請的,一則由於劉琦剛回來事情多,也沒時間跟他好好溝通,二則黃碩以及蔡夫人盛情相邀,雖然已經拒絕但是保不齊什麼時候她們又跑來找自己了;三則現在還必須低調,也是示弱的一環,雖然蔡瑁知道了自己這一個被大公子請回來的人的存在,但是肯定以為只是一個小角色罷了,最多派人跟蹤一下下就是了,過幾天沒什麼特別的就會放棄的,那樣林家仁才好幫劉琦才好開展今後的工作。
總之,目前這個地方是租的,只有劉琦一個人知道,林家仁要了點日常開銷外加活動經費之後,便囑咐對方五日後再談,他要趁此機會對襄陽的各勢力情況有個基本的瞭解,要搞清楚哪些是頑固分子,哪些跟蔡瑁不是鐵板一塊,哪些是可以團結的物件,哪些是不可靠的牆頭草。
這個地方,劉琦所在的太守府策馬慢行一盞茶便可以達到,要找林家仁也是很方便。林家仁的新家雖然及不上他在會稽擬建的府邸規模那麼大,但也算是城西中等偏上的地段和小宅了,反正橫豎林家仁就兩個人,小宅子帶院子已經很知足了。
此處也不算是平民的聚居區,但商業發達,似乎有種不成為的規矩在這裡流行。比如城東和城南就鮮有見到這等規模的市集,那裡的商業買賣主要還是靠店面,屬於室內交易,大概富貴的人總是有所講究吧。但這裡不同,光用眼睛看就能感受到襄陽商業極其發達,旅運頻繁,地攤、貨攤、車攤,攤攤均擺,車運、船運、手運,運運皆達。
不僅如此,親自感受之後,更覺其物品種類玲琅滿目、應有竟有,而且還物美價廉,比起會稽的繁榮度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地下那是發展中地區、地底就是未開發地區)。
林家仁打著幫玲買胭脂水粉衣服等物的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