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也都露出了輕鬆的表情。 這情景將張海諾心中的沉重一掃而空,他站起來大聲說道: “好了,夥計們!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現在讓我們檢查一下潛艇受損情況,然後上浮!” 之前的戰鬥雖然完全是一邊倒,可讓張海諾感到慶幸的是艇員們頂多只是因為劇烈震盪而磕破點皮,沒有人嚴重受傷,也沒有出現戰鬥減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潛艇本身所受到的損傷也應該不大。 不一會兒,各艙就傳來一切正常的報告,就連曾出現管道漏水的輪機艙也完全排除了機械上的故障,這讓艇員們計程車氣大振。 “上浮至潛望鏡深度!”張海諾的情緒也高了許多。 在升起潛望鏡之後,張海諾現海面上已經不見敵艦的蹤跡,但他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先是讓潛艇上浮至半潛狀態,也就是隻將指揮塔浮出水面,艇身大部分仍沒於水中。緊接著,他帶著望遠鏡上指揮塔觀察了一番,確定那艘英國飛艇也已經飛走之後,他這才放心的下令潛艇浮上海面。 艇上兩臺柴油機很快重新啟動了,這聲音在張海諾聽來甚至比仙樂還要美妙,艇員們也紛紛爬出艙外大口大口呼吸這海面上的新鮮空氣,有些人乾脆就四仰八叉的躺在甲板上讓陽光曬在自己的肚皮上。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感嘆“活著真好”! 的確,一想到之前與死神擦肩而過,張海諾心裡就有些後怕,這時他又在想,那些威力巨大的爆炸物究竟是水雷還是深水炸彈,u171號幾乎被晃散了架可為什麼艇身卻沒有受到直接的傷害,這一切似乎都與他印象中的反潛戰大為不同。 “斯多姆!”張海諾再次叫來艇上的通訊兵。 “密電給威廉港的潛艇指揮部,告訴他們我們兩個小時前在北海北部遭到英*艦的攻擊,英國人使用了一種威力很大的水下炸彈,並且能夠較為精確的追蹤到我艇位置,我艇潛入4o米深度仍未能擺脫追擊,最終只是依靠計策騙走英國人!問問他們有沒有和這種英國武器相關的情報,並請他們通知其他潛艇在北海航行時要當心英國飛艇和那些英國輕型艦隻!” 張海諾一口氣說了一大通,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假若潛艇指揮部不將這份報告當一回事,其他德國潛艇在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未必能夠擺脫英國的攻擊了! 密電出去之後過了一個多小時,u171才收到來自威廉港的指示,上面輕描淡寫的回覆和鼓勵性的措辭印證了張海諾的擔憂——指揮部果然將自己的彙報當作一名新手指揮官對戰鬥的誇大描述。至於英國人有沒有什麼新式武器,電報中隻字未提。 這一次,張海諾真是沒了脾氣。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之後,夜幕很快就降臨了,海面上的視線變得非常有限,輪廓貼近海面並且全身漆黑的潛艇顯然比普通軍艦更有隱蔽性上的優勢。因此,張海諾指揮的u171仍以水面狀態行駛,航海官皮特。斯特格邁爾仔細計算過,u171將在6個小時後經過英國人佈設在北海出口處的警戒線。 按照以往的經驗,凌晨2點正是英國人守衛比較鬆懈的時候。 有西蒙在指揮塔上觀察,張海諾得以安下心來用一頓晚餐,不過在吃飯的時候,他滿腦袋依然是白天想到的那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一是u171在水下潛航時英國人是如何做到精確追蹤的,二是那種動響很大但破壞力卻不強的爆炸物究竟是什麼樣的武器。 歷史上,英國人在19o6年就明瞭被動式聲納,但據張海諾所知,那種聲納一開始是用來探測水下冰山而非潛艇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英國海軍的艦艇上大都沒有裝備專門用來偵測所水下潛艇的裝置,隨著戰爭的進行才6續研並裝備各種技術還不算成熟的水下聽音裝置,如水聽器和初級的聲納。至於到1917年時英國人的聲納技術展到了什麼程度,他就不得而知了!( )
第34章 自由之海
1917年5月13日,戰爭中一個非常平凡的日子,但對於張海諾來說,這卻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因為這一天,他在大西洋上看日出。 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以來,不論在塞德利茨號還是u21,張海諾都沒有來過大西洋海域。與地中海的平靜和北海的怒濤洶湧相比,這片浩瀚的大洋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情。 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夜晚,張海諾一夜無眠,英國人在北海北部的封鎖線是他們阻擋德國艦船進入大西洋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又被德國海軍官兵們稱為通往自由之海的最後一道門檻。為了扼守這個重要通道,英國人不僅將大艦隊主力駐紮在帕斯卡弗洛,還在附近海域部署了大批巡洋艦、驅逐艦和飛艇,一些重要區域甚至佈設了水雷陣。 因此,任何一位德國艇長在穿過這片海域的時候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從凌晨兩點進入英國艦船出沒最頻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