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2/4 頁)
艦位置的徽標:航偏慢的那艘正是大名鼎鼎的“格奈森瑙”號!
四枚魚雷在海面上劈波斬浪的前進著,風雨掀起的海浪似乎也在掩護它們的痕跡,德國人的小口徑火炮拼命向它們射擊,炮彈在海面激起雜亂無章的水柱,但這一切似乎都擋不住不了英國人突然爆的人品。( )
彌天 第17章 戰爭劇場(5)
瀝瀝小雨中,英國艦員們目送最後一架“大青花魚”升空。有人冒雨揮舞帽子,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的觀望著,短暫的送別包含著複雜的情緒。
當人們收回目光時,這才注意到艦隊中那三艘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已經變得空空蕩蕩。36架艦載機組成了新的攻擊機群,加上第一波33架艦載機,這時已經有69架各型作戰飛機離開艦隊前去攻擊德國艦隊,加上在艦隊上空執行巡邏警戒任務的戰鬥機中隊,這時仍留在三艘航母機庫中的只有佔總數三分之一的飛機。
延綿不絕的雨水不停洗刷著航空母艦寬敞的飛行甲板,在機勤人員的努力下,不多會兒,便又有幾架飛機透過升降機從機庫升上甲板,過了大約一刻鐘,幾架負責警戒巡邏的戰鬥機降落下來,忙碌而有序的場景能讓人倍感踏實。
這裡到最近法國海岸的距離遠遠出德國6基作戰飛機主力Bf…1o9和斯圖卡Ju…87的戰鬥半徑,而德國艦隊目前在大西洋作戰的艦艇中僅有一艘航空母艦。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確實不必過於擔心他們的艦隊遭到敵人空襲。在他們看來,最大的威脅仍然來自海面之下,為此,這支艦隊配備了足足27艘驅逐艦,約佔當時整個英國本土艦隊驅逐艦總數的三分之一,且絕大多數都算得上是目前英國輕型艦艇中的精英!
英國人這次看來是吸取了凱爾特海之戰慘痛的教訓,因而沒有再將他們的兵力分散配置。整整4箇中隊的驅逐艦,圍繞4艘戰列艦、3艘航空母艦擺開了嚴密的護航陣勢:3艘n級和J級驅逐艦打頭,其後是排成一字縱隊的4艘戰列艦“喬治五世”號、“伊麗莎白女王”號、“馬來亞”號和“威爾士親王”號,1o艘驅逐艦守護著它們兩側易遭魚雷攻擊的位置。與最後一艘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相隔不到兩海里的,便是3艘排成“品”字陣型的航空母艦“暴怒”號、“光榮”號和“勝利號”,兩個中隊地I級和部族級驅逐艦在它們周圍部署成環形防禦圈,為整個艦隊殿後的則是4艘g級和h級驅逐艦。
此外,這支龐大的艦隊中還包括4艘重巡洋艦和3艘輕巡洋艦,它們的主要任務是為核心艦隻提供火力尤其是防空火力上的掩護。其中。效能較為出色的多塞特郡級重巡洋艦“諾福克”號被部署整個艦隊地前列,“多塞特郡”號和“埃克塞特”號一左一右守護著航空母艦編隊兩翼,戰前透過現代化改裝提升了防禦力和防空能力的肯特級重巡洋艦“肯特”號殿後。至於三艘經過改造的防空巡洋艦,均配屬在航母編隊周圍。
如此,整個艦隊的護航兵力總體呈現出前新後舊、兩翼強大的特色,這樣的配備用意非常明顯。不論遇上德國人的潛艇還是轟炸機,均可沉穩應付。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艦隊周圍既沒有出現一架德國飛機,也沒有潛艇冒頭,相比於百多海里外的激烈戰鬥,這裡地平靜讓每一個英國人都感到驚奇與不安。
隨著第一批出擊的艦載機機群返航並進入人們的視野,這種驚奇與不安終於變成了現實………當初以齊整陣容出地33架艦載機,竟只有十餘架得以返航,有一架的動機甚至還在朝外冒著灰煙。航母機勤人員迅清理出甲板。讓落魄的空中戰士們返回各自的母艦,有的飛行員看起來驚魂未定,有的顯得非常沮喪。還有幾架飛機的飛行員竟無法自己走出機艙。救護人員很快用擔架將這些傷號抬走,這一切,都讓人們無法自拔的陷入殘酷戰鬥帶來的迷茫之中。
不過,僅過了一會兒,一個令人驚喜地訊息迅在“暴怒”號航空母艦上傳開了:魚雷轟炸機組投擲的魚雷命中了德國戰列艦“格奈森瑙”號,那艘原本就已經受損的大型戰艦現在不廢也殘了!
這時候,“伊麗莎白女王”號上,凝重的氣氛也一掃而光,軍官們看上去個個愁眉頓開。兩位高階參謀一再要求通訊官員向“暴怒”號的飛行員確認訊息,得知至少有4名飛行員親眼目睹魚雷擊中德艦“格奈森瑙”號並生猛烈爆炸後,他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其中一個健步如飛的來到托維跟前,“噢,尊敬的司令官閣下,眼前的局勢對我們非常有利,我們應該再接再厲,繼續派艦載機攻擊德國艦隊,這次轟炸的重點。我覺得應該繼續放在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