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頁)
影很容易和一艘條約型的美國重巡洋艦混淆——歷史上不論是朗斯多夫還是“舍爾海軍上將”號的指揮官克拉克,就常用這樣的變臉招術迷惑對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其中揮很大作用的竟然是英國人出版地《簡史艦艇年鑑》。
朗斯多夫點點頭,為了確保萬一。他對自己的副手說道:“降下我們地旗,換上美國旗!向對方出燈光訊號。我們是美*艦‘舊金山’號,在附近巡航時收到船隻失事訊號,詢問對方身份!”
張海諾默許了這一指令,然後繼續用他的望遠鏡觀察對面那艘英國船。對方只來了一艘,這在他的意料之中。而那是英法船隊中唯一一艘護航軍艦的可能性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海面的另外一邊。奈倫少校很快透過望遠鏡讀出那艘隱於黑暗中地艦船所出地訊號。“舊金山”號屬於美國新奧爾良重巡洋艦,排水量1萬噸,裝備三座三聯裝的2o3毫米主炮採用和德意志級相似的桅式艦橋,兩級戰艦外觀上最大:::於炮塔,德意志級安裝有三聯裝283米炮的主炮塔相對艦身而言碩大無比,而新奧爾良級三座主炮塔則要小上幾號,但這個區別經簡單偽裝後在夜晚已經“不復存在”了。
儘管在望遠鏡裡對方只是一個模糊的黑色小點,但奈倫少校並沒有起疑心——美*艦時常到南美海域來執行巡航或訓練任務,這不足為奇,何況英國駐阿根廷大使館武官、那位白頭的海軍上校告訴他,大西洋海域並沒有德國水面艦艇活動。
“訊號,我們是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格林維特’號,也是接到船隻失事的無線電訊號趕來的,建議展開聯合搜尋!”
奈倫的建議,很快得到對方的相應,一閃一閃的燈光訊號在國際明碼傳達對方的意見:“同意,請向我我艦靠攏!”
奈倫沒有多想,指揮著他的巡洋艦以16節的巡航度向渾然不知那個隱藏在假面背後的獵手隨時可能張開血盆大口。
每隔3o秒左右,凱爾弗就根據測距儀報一次射擊資料,簡短而公式化,卻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們的心情緊張起來。
“距離373o,方位273!”
就在這時,張海諾下令道:“拆去偽裝,準備射擊!”
早已等候在甲板上的艦員們以最快的度將豎立在兩座主炮塔旁的木牆放倒,然後迅跑到不會被主炮射擊時出的炮口火焰和衝擊波震傷的地方,這一切都在3o秒內完成。
在這期間,英國人尚茫然無知。
緊接著,張海諾下達了自參戰以來的第一次主炮射擊命令:“開火!”
剎那間,黑漆漆的海面上出現了若干形狀並不規則的火球,之前的沉寂頓時被震怒的雷聲所打破。呼嘯的汽笛聲由遠及近,像是一列疾逼近的火車,又像是有人在黑暗中吹著刺耳的哨子,這一令人心悸的過程只持續4多一點。一陣密集得幾乎難以區分前後的爆炸聲,巨大的衝擊波以及爆炸點掀起的海浪讓35oo~:的顛簸著,當海浪刷過甲板時,幾個來不及固定自己的水兵被捲走,他們
不及出一聲呼救。
“我地上帝啊!”奈倫幾乎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對方明明是一艘美國巡洋艦。卻沒有任何緣由的向自己開火了,如果那些炮彈直接砸在自己的軍艦上,奈倫確信,這艘可憐的輕巡洋艦將在一瞬間被轟得粉碎——從海面上那幾根又高又大的白色水柱和剛剛的聲勢來判斷,這絕不是美國巡洋艦2o3米主炮能夠達到的級別。以他的估計,對方的大炮口徑應在3oo米左右。
“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的前桅測距儀,是這艘戰艦上僅次於桅杆地第二高點,在它下部的火炮控制室裡,凱爾弗在每次射擊後的第一要務就是測定炮彈落點和目標的距離。雖然海面上視線並不是太好,但感謝英國人的探照燈。他在炮彈落下後便及時向前後主炮塔去了糾正指示:“短了!”
這意味著炮彈落點偏近,炮塔內的炮長們很快對主炮仰角做出微調,幾秒之後,6門283毫米大炮再次
另一邊,奈倫少校終於從巨大地震驚中清醒過來,對方的戰力絕非這艘老式輕巡洋艦可比。他連忙抓住控制檯上地話筒:“釋放煙霧,全艦轉向。快轉向!”
左轉或是右轉,此時已經不重要了,另一4之後,這艘輕巡洋艦還沒來得及做出轉向動作,6枚單體重量為3oo斤的炮彈便呼嘯著落下。其中一枚輕而易舉的端掉了艦尾主炮。並在後甲板上留下了一個大洞,另一枚,不偏不倚的擊中了艦體部煙根部位置。那座細而長的鐵皮鍋爐頓時不見了,由於鍋爐仍在運轉,大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