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頁)
區司令埃爾溫。馮。維茨勒本將軍,他是舉足輕重的第三軍區司令,這一軍區包括柏林和柏林周圍地區;伯爵埃裡希。馮勃洛克道夫…阿爾菲爾德將軍,他是波茨坦駐軍司令。該駐軍由第二十三步兵師組成;埃裡希。霍普納將軍,他指揮駐在圖林吉亞的一個裝甲師,在必要時,這個師能擊退任何企圖從慕尼黑來解救柏林的黨衛隊。此外,國家間諜和反間諜機構領導人卡納里斯海軍上將、前6軍總司令庫特。馮。哈麥施坦因將軍,以及代替貝克總參謀長職務的弗朗茲。哈爾德也是這群反對中的重要力量。
除了軍隊將領之外,這項政變還牽涉到帝國銀行總裁赫加爾瑪。沙希特和另外一些政府文職人員。如此多地文官武將一同加入密謀推翻納粹政權的陣營。這在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6軍參謀長哈爾德還先後秘密地派出兩個談判前往倫敦。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計劃,但由於英國相張伯倫一意姑息納粹在蘇臺德問題的立場而告流產。蘇臺德危機最後透過非暴力的方式得到解決。這也讓反對派地政變計劃落空了。
9底,德、意、英、法四國總理齊集慕尼黑就蘇臺德問題展開會談,最終簽訂了一份旨在將日耳曼人聚居地蘇臺德地區從捷克斯洛伐克剝離出來交還德國地協定。就這樣,在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這個國家地命運便被政客們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犧牲了。
蘇臺德危機一矣結束,阿道夫。希特勒再次成為德國民眾心目中的英雄,而喪失蘇臺德地區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則失去了最有利的高山屏障和他們的“馬奇諾防線”,國家防務形同虛設,英法期待德國滿足於蘇臺德地區的期望註定只是姑息養奸的愚蠢行為。
張海諾不是政客,因而也沒有捲入到這種政治事件中去的打算。蘇臺德危機期間,海軍將領們的舉動,再一次顯示了德國海軍置身於政治事務之外的傳統,但至少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前海軍諜報處負責人、國家間諜和反間諜機構領導人卡納里斯海軍上將。
1o月初,隨著蘇臺德地區按照四國《慕尼黑協議》逐步制,整個夏天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危機感終於宣告解除,但整個歐洲和戰爭的距離卻更近一步……( )
第35章 全能指揮官
國海軍的ar95偵察/魚雷機,是一種2o代末期研的機,它戰鬥全重3。5噸,可以搭載1枚7oo斤魚雷對1ooo裡以內的目標進行攻擊,而集合了戰列艦防禦和巡洋艦度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格奈森瑙”號,則是1938年剛剛服役的新5萬噸。
以重量而論,ar95只有對方的萬分鼠之於大象,然而體積上的巨大差別,卻並不意味著兩之間的較量毫無懸念。
1938年初秋的一天,在北海南部風。=眾目睽睽下成功擊垮了“大象”:儘管“格奈森瑙”號龐大的身軀以3o節的航在海面上瘋狂的規避,儘管艦上相當於德意志級一倍半的防空火力持久的狂吼著,但3彈頭裡灌滿水的魚雷先後命中了它的艦體,咚咚咚的悶響讓艦上的每一名軍官和艦員都大為汗顏——如果這是真正的戰鬥,那他們的戰艦就算僥倖不被擊沉,恐怕也是戰鬥力盡失、行動力銳減!
觀看這次演習的,包括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裡希。雷德爾、副司令京特古澤、參謀長赫爾姆斯。海耶、戰鬥艦隊司令官威廉。馬歇爾、新任雷擊艦隊司令岡瑟。呂特晏斯以及潛艇部隊司令羅德里克。馮。赫森、副司令卡爾。鄧尼茨等一干高階將領,演習裁判委員會則由若干資深的參謀軍官組成,他們根據魚雷威力和中彈命中部位進行推演之後給出了這次“戰鬥”的結果:如果“格奈森瑙”號是在北海海域遭到攻擊,那麼它返回本土軍港的可能性為百分之三十三;如果戰鬥生在大西洋海域,那麼它能夠倖存下來的機率就只有百分之四!
儘管演習的結果讓許多人從心理上感到難以接受,但如同他們所親眼看到的那樣,“格奈森瑙”號全體官兵已經竭盡全力,指揮團隊的各項作戰指令也體現出了他們較高的戰術涵養,問題地關鍵。仍在於裝置和戰術方面。
“第一,提高預警距離;第二,加強防空火力。提高火控系統精度和效率;第三,增強艦員平時的防空訓練;第四。完善艦體設計。強調在被敵方炮彈或魚雷擊中時儘可能保證艦船的可操縱性和航行能力;第五。強調各艦之間地防空配合!”
演習結束之後,雖為“敗軍之將”,張海諾卻仍在總結會議上理直氣壯的向海軍部高層將領和參謀軍官們提出這一系列建議,而這些也是他在多份報告中曾經書面闡述過地,並且引起了雷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