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頁)
恭維。埃德文直接切入主題:“埃克將軍人在哪裡?”
黨衛軍少校答道:“將軍正帶著師部向阿拉斯方向前進,目前已經到了阿拉克里斯郊外!”
阿拉斯這個地名對別人或許是陌生的,但對張海諾來說卻絕非一個普通的法國北部小城,他清楚的記得歷史上英軍便是在阿拉斯動反擊並且給了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不小地打擊,但那一仗也造就了一種全新的反坦克利器——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
埃德文不假思索的問:“距離這裡有多遠?”
:|
埃德文對於這樣略顯冗長的正式稱呼有些反感。他揮揮手,“好了,暫且忘記那些多餘的稱呼,就直接叫我們將軍吧!現在就帶我們去師部,我們可不是來這裡旅行的!”
“是,將軍!”
黨衛軍少校連忙在前面領路,“紅地毯”地另一頭就停著幾輛汽車,那輛黑色的轎車顯然就是為貴賓們準備的。但埃德文搖搖頭,“這太容易引起敵方飛機和狙擊手注意了!少校,給我們兩套普通的風衣和鋼盔,我們坐它去前線!”
黨衛隊全國領袖地手。指向了轎車後面的sdz1型半履帶式裝甲車,它戰鬥全重8。5噸,車內配備駕駛員和車長各一名,車廂裝>;為12毫米,可抵禦普通槍彈的攻擊,作戰時一般搭載81o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或相應的彈藥物資,具備機動性好、越野能力強等特點,自年開始裝備部隊並得到了一線官兵的認可,是德*隊裝備數量較多、使用相當廣泛的軍用車輛之一。
看來此前去荷蘭和比利時視察的經歷給了這位黨衛隊領袖非常實用的戰地經驗,張海諾心裡想著。儘管5的法國北部時有3o的高溫,但風衣和頭盔卻不是無用的累贅,它們不但可以避免裝甲車輛在沙土路上揚起灰塵弄髒了上好材質製成的將官制服,還可以避免成為敵人散兵遊勇的目標。不過一路上他們並沒有遭遇敵襲,從頭頂上飛過的也都是塗有鐵十字和萬字徽標的德國飛機,而那些沒來得及跟上大部隊的英法官兵似乎也全都成了德國士兵的俘虜,隔一些時間車隊就會遇到一隊垂頭喪氣向和前線反方向行進的俘虜,他們大都衣衫不整,看起來甚至還有整營整連投降地。而負責押送他們的德國士兵一個個正享受著勝利的喜悅,高昂的頭顱和挺起的胸膛讓人們暫時忘記了他們身上的疲倦。
看著這樣地場景,張海諾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自己不做些什麼來影響戰局的話,一旦英軍真的在這裡起強而有力的反擊,德軍極有可能遭遇自法蘭西戰役開始以來的頭一次挫折。而在歷史上當隆美爾的第7甲師遭到重創的時候,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武裝黨衛軍第3非但沒有力挽狂瀾地表現,反而在英軍規模非常有限的進攻面前讓人失望的敗下陣來——此時的武裝黨衛軍還只經歷了波蘭戰役的磨練,其戰鬥力尤其是正面戰場上的作戰能力還遠沒有達到後來在蘇俄戰爭中的水平,以至於許多國防軍的將領都覺得這些黨衛軍士兵仍停留在街頭打手的階段,根本適應不了正規軍人的戰場。
那位黨衛軍少校一路上都在向埃德文匯報最近一段時間骷髏師地作戰情況,當車隊快要抵達目的地是,張海諾插了一句:
“少校。你們師有88米口徑的高射炮嗎?”
少校先看了埃德文一眼,然後如數家珍的回答說:“有,將軍!我們師屬防空營編制是6門F2o毫米高炮,但實際配備還缺一些,88米高炮只有門,其餘兩種也尚未達到滿編配置!”
張海諾依稀記得當初隆美爾的裝甲師總共也就6門88米高射炮,要知道第7裝甲師還是德國6軍裝備最好的師之一,看來武裝黨衛軍裝備精良一說真不是胡亂蓋地。不過接下來張海諾並沒有繼續說什麼,因為他直到現在也無法確定歷史上的阿拉斯血戰究竟會不會在這裡上
歷史的細節已經悄然生了不少變化,英法統帥是否起反擊。地點選在哪裡,法國人是否還會如歷史那樣因換帥和意外事故而“缺席”這次反擊,這裡面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而張海諾對於6上戰事的研究遠遠不及他的本行——海戰。
4o公里聽起來不遠,但因為一路上到處是行進中的部隊交通設施又在戰鬥中受到破壞。因而行進地度遠不如平路行車那麼快。臨近正午,這支裝甲車隊方才抵達了設定在阿拉克里斯以南一處農莊內的武裝黨衛軍第3指揮部。在那裡,張海諾見到了骷髏師大名鼎鼎的任師長西奧多。埃克中將。歷史上這位黨衛軍指揮官因為曾在豪達集中營負責管理事務而被認為是一個殘忍而狂熱的納粹份子,在戰爭期間他所指揮地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