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3/4 頁)
主力艦隊進行遠洋破交戰上,如果不是“俾斯麥”號落寞的失敗,他或許會成為德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艦隊司令。
將軍們的目光很快從那個輪船模型轉到了其他同僚那裡,從彼此的表情和眼神中,他們得到了非常一致的意見:既然海軍的兵力近期將捉襟見肘,何不大膽的嘗試一下這種簡易低成本的新襲擊艦呢?
“我們目前已經完成了3艘這種輔助巡洋艦的改裝工作,它們均裝備15o毫米艦炮、533毫米魚雷射管以及一些輔助火炮,我們還將為它們配置阿拉多196型飛機以及大量的水雷!”呂特晏斯進一步講解道:“它們將主要部署在主力艦隊和潛艇較少光顧的海域南非和東非沿海、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攻擊英國及其盟友國家的船隻。我們最終的計劃是改裝2o艘這樣的輔助巡洋艦,在主力艦隊重新投入作戰之前儘可能的破壞英國本土與外界的海上運輸線!”
對於這個計劃,將領們很快都表示了贊同,而在張海諾看來,這些襲擊艦的出現雖然要比歷史上遲好幾個月,但終究是適應德國海上襲擊戰略的產物,尤其適合對船隻較為鬆散而且又遠離主要戰場的海域實施襲擊作戰。( )
第27章 拐點
德國,基爾,日耳曼尼亞造船廠。*書院
濛濛細雨中,數千名海軍官兵列隊於7號船塢周邊的空地上,船塢中橫躺著的艨艟鉅艦以它那比山丘更加雄偉的身軀阻隔了人們的視線。在船前方大約兩層樓高的觀禮臺上,德國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和海軍將官們盛裝列席,這裡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神情。
在經過4年的漫長施工之後,“格拉夫。齊柏林”號的同級艦、預計滿載排水量達到3。1萬噸的“彼得。斯特拉塞”號終於迎來了自己離開襁褓的日子………儘管與“格拉夫。齊柏林”號同期鋪設龍骨,但由於人力物資以及海軍戰略等原因,這艘重型航空母艦的工程進度大大慢於自己的姊妹艦,在雷德爾為的海軍將領們的不斷努力下,它的下水日期才不至於遙遙無期。
放眼望去,整個下水儀式現場莊嚴而肅穆,只是相比於2年前“格拉夫。齊柏林”號下水之時元親臨、高官齊至的轟動場景,如今“彼得。斯特拉塞”號享受的待遇未免顯得有些寒酸。
上午9點的鐘聲敲響,作為海軍領頭人,埃裡希。雷德爾以他那一貫沉穩有力的嗓音做了一番充滿鼓勵意味的講演。當聲音迴盪在高度現代化和規模化的大型造船廠內時,在場的德國海軍官兵們無不憧憬著他所描述的美好未來,人人相信只要按照這條道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德國海軍擺脫悲慘宿命的日子並不遙遠。
德國海軍內部式的下水儀式不帶任何花哨,各個環節按照慣例從簡進行,最後,這艘以一戰時期德國飛艇部隊著名指揮官彼得。斯特拉塞的名字命名的重型航母緩緩滑下船臺,等待它的將是持續數月的後期舾裝具體時間取決於相應裝備物資地配給和技術裝置的裝配工作。在吞併波蘭和佔領法國大部之後,德國近期在勞動力方面應該不會感到緊張。
下水儀式結束的當晚。海軍在基爾港駐地舉行了一個高階別的小型酒會。就著來自法國地高階香檳,雷德爾與自己信任的將領們低調地交流著。
“元已經答應給海軍增加3個梅塞施密特戰鬥機中隊、4個俯衝轟炸機中隊和2個魚雷機中隊的編額,所有作戰飛機將在聖誕節之前到位,飛行人員由我們自己負責招募和訓練!按照理想進度。彼得。斯特拉塞號可以在明年春天達到作戰狀態,但我們還是得做好應對各種意外狀況的準備!”
在談論到任何與元有關的事情時。雷德爾通常都是不帶個人感*彩的,儘管他本人在希特勒登臺之前就對國社黨的政見持認同態度,但他總能保持一種公私分明的心態。也許有人會認為他是故作姿態,不過熟悉他的人,包括張海諾在內,還是能夠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
在德*中擔任過一定級別職務的人,對於由元本人創造地種種“意外狀況”都不會感到太過意外,而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如果不列顛之戰陷入困局或是提前結束,都有可能改變元許諾過的事情。*書院而在德軍統帥部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海軍吃這種虧恐怕已經不止一次了!
悲觀的話語多說無益,張海諾舉起酒杯:“相信這艘更加強調載機量、起降度和遠洋航行能力的新航母不僅能夠為我們的主力艦隊提供強大地空中掩護,更可以在關鍵時刻幫助我們打破敵人的海上牢籠!”
“英國人地封鎖線對我們還有效嗎?”赫森笑著反問道,他的這句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