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的心情卻隨著前線傳來的戰報而悄然生著變化。英國皇家空軍目前真正地戰鬥力有多大,他透過對歷史的瞭解結合德國情報部門所掌握的資訊,應該說有著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的認識。英國人已經批次裝備了對戰局有著巨大影響力的6基警戒雷達是毋庸置疑的事情,這讓他們在進行本土防空的時候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情報已然送到德國最高統帥部核心指揮人員地辦公桌上,可張海諾失望地現這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現如今德*方使用的雷達在技術上並不遜色於英軍裝備,但除了德國海軍能夠較為充分地利用雷達創造戰果之外,不論德國空軍還是6軍都沒有在西線戰役爆時將這一裝置轉化為強大的戰鬥力。在德*隊內部,目前認為Bf9“無敵”的心態普遍存在於軍隊高層。這種迷信將嚴重影響到未來戰局的展。而作為德國空軍目前唯一的主力重型戰鬥機,Bfo被寄予厚望,但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種失敗的設計。面對這種情形。張海諾不得不“處心積慮”的思考如何讓最高統帥部的當權們提早認識到這幾點情況,此次海軍航空部隊在白天進行空中佈雷雖然損失慘重,卻揭露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問題。
“馮。芬肯施泰因將軍,海軍總司令請您一同前去面見元!”
副官的報告將張海諾從思緒中來回到現實,他整整衣領,“噢!好的!這就去!”
“山崖城堡”的核心區域並不大,張海諾很快便在大門處碰到了海軍的幾位要員——雷德爾和海耶,海軍副司令古澤將軍已經在這天早些時候返回柏林,赫森和鄧尼茨則因為繁忙的軍務而長期駐守海軍潛艇司令部。
此時此刻,海軍總司令一貫嚴峻的臉上神情更加的沉重了,但和阿道夫。希特勒上臺之前因為海軍建設經費短缺、國際形勢不利等一系列問題而帶來的沉重所不同的是,如今更有一種重擔在肩的感觸。在等到張海諾之後,他只是略略點了點頭,然後帶頭走進統帥部大門,頭既不昂起也不低垂——目光平視、步履沉穩的向前走去。
年齡和張海諾相仿的海軍參謀長海耶,長久以來一直是張海諾的支援,他有著不遜於雷德爾的戰略眼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聰明而勤奮,對某些問題執著的追求使得他常常和一些海軍老將生爭論,但這並不妨礙海軍高層對他的信任和喜愛。在張海諾“橫空出世”以前,他一直都被認為是海軍最有天賦的新生代軍官,只是因為參謀工作性質不同的緣故,他始終不像雷德爾、鄧尼茨或呂特晏斯那樣在國內外具備很高的知名度。
作為佈雷行動的主要策劃,海耶今天
看來也是糟糕到了極點。在張海諾看來,如果德國保證敦刻爾克附近海域甚至整個多弗爾海峽上空地制空權。這樣的佈雷計劃已經是目前狀況下最好的選擇。只要白天佈雷成功,英法船隻在天黑之前恐怕很難再進出敦刻爾克港,而一旦進入夜晚,德國海軍航空部隊將再一次全力出動,如此往復將讓英法盟軍難以在德軍突破敦刻爾克防線之前撤走大批兵員。然而這位德國海軍參謀長看來是過於信任空軍關於制空權的保證,事實上,德國元也正犯著相同的錯誤——就實力而言,德國空軍只有憑藉更勝一籌的戰術配置才有機會打敗除法國空軍之外的任何一個強敵。由於生產效率上的差距。越往後德國空軍面臨地困難將越大!
緊隨著前面這兩位或多或少帶有自責心態地海軍將領。張海諾又一次進到了最高統帥部地核心作戰指揮室,獨裁阿道夫。希特勒正和他的6軍以及空軍將領們對著地圖討論前線戰局。隨著海軍三人組的到來,討論停止了,他們用各自截然不同的表情作為迎接——希特勒的那雙深邃且充滿號召力的眼睛裡流露出一種帶有怨憤的失望,彷彿在說:看,我早就講過不用海軍操心敦刻爾克地事務,你們就是不信!布勞希奇和約德爾的目光顯得很平靜。看來他們在這件事情上不打算支援任何一方,但至少不會是幸災樂禍。空軍的幾位將領,尤其是空軍總司令施佩勒,表情中雖然有無奈和遺憾的成分,自責卻基本上不存在——德國空軍在荷蘭、比利時以及法國戰場上也損失了不少轟炸機和運輸機,但主要以效能相對落後的容克52和單獨出擊的斯圖卡居多,像今批戰鬥機護航的失利卻不多見。當然,在下午爆的空戰中。空軍地損失也不小。Bf9被擊落了5,Bfo更“英國戰鬥機地突然出現以及它們數量佔優”的解釋。對此張海諾嗤之以鼻,他覺得在數十萬英法聯軍生死存亡的關頭,英國皇家空軍強力出擊地策略更應該引起德國統帥部的重視。
就在氣氛稍稍有些尷尬的時候,第一流的政治家、公認的“表演天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