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4 頁)
炸佈雷行動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很多轟炸機為了躲避敵人攻擊匆匆拋下水雷,只有一小部分水雷投在了計劃區域。
得知這一訊息之後,希特勒果然大雷霆,白晝和夜間佈雷的失利讓他對原本就持保留意見的空中佈雷戰術大加指責,甚至要求海軍將大部分6基轟炸機的指揮權移交給空軍,而只保留近海巡邏警戒用的部分飛機。不過他還不至於昏庸到強令海軍艦隊出擊,一個小時後,比利時國王宣佈接受德國開出的條件以投降的方式推出戰爭,撤退至法國北部的比利時軍隊將立即脫離英法聯軍撤回國內。敦刻爾克外圍看似密不透風的防線剎那間出現了一個破洞,對此德國元欣喜若狂,他一面對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的“英明”大加讚賞,一面下令德軍地面部隊迅向比利時軍隊撤退後留下的缺口動猛攻。統帥部的作戰指揮室內一下子又充滿了樂觀積極的氣氛,希特勒也全身心的忙碌起來,德國海軍顯然被他忘到了腦後。在三位海軍將領告辭之時,他甚至沒有像往常那樣給予勉勵的語言。
比利時一如歷史那樣迅投降,張海諾卻不認為英法聯軍的防線會就此崩潰,畢竟聯軍司令部採取的是層層設防、堅決死守的策略,加上地形對裝甲部隊的行動極為不利,德軍恐怕很難在幾天之內攻陷敦刻爾克,而如果德國海軍無法繼續強化海上的雷場,英國人很有可能再一次成功進行海上大撤退——如同1916年的>;。
和雷德爾、海耶告別之後,張海諾在回住處的6上恰巧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高大魁梧的身軀此刻卻顯得有些沒落。一想到歷史上那次充滿爭議的事件,張海諾便主動走了過去。
“好久不見,副元閣下!很高興在這裡見到您!”
來正是國社黨的副元兼德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魯道夫。赫斯,他停住腳步,那雙充滿憂鬱之色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友善,“馮。芬肯施泰因將軍。好久不見!”
雖是老友,但這樣客套地稱呼無形之間拉大了兩的距離,張海諾對此也很是無奈,不過現在並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見赫斯親自帶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張海諾猜想他應該是為重要事情而來,便試探性的問道:“閣下從柏林來?不知都民眾對於近期戰局的看法如何?”
赫斯看來無暇閒談,“是的。我想民眾都
吧!抱歉。我急著面見元。有時間再聊!”
張海諾也不便多說什麼,側過身看著赫斯大步流星的走進統帥部。眾所皆知,在戰爭爆前赫斯在大多數場合都扮演著重要覺得,但隨著戰爭地爆,希特勒身邊整天圍繞著地成了統帥部地將領們,而這位為國社黨崛起貢獻巨大的人物顯得有些無足輕重了。不少人認為赫斯是為了重新獲得認可而冒險飛英談判的,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希特勒和赫斯共同商量的結果。此外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觀點,但真正的答案早已隨著當事人的離世而掩埋在歷史地長河中。在融入這段歷史之後,張海諾自然有了揭開謎底的機會,但他現在更加關心的顯然是這場戰爭以及這個國家的命運,那也關係到他自己的命運。
27日這一晚,由於成功遏制了德國海軍空布水雷的行動。=成功從敦刻爾克撤出了62oo多名英軍士c。電機行動的前36個小時撤退總人數達到8ooo。但這仍遠遠低於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地期望。為了儘可能挽救被困英國遠征軍部隊地命運,英國政府出呼籲,號召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隻參加撤退行動。短短一天之內,一支罕見的奇怪船隊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地海峽中,水手、漁民和船主駕駛著各式各樣的船隻——駁船、貨輪、汽艇、漁船甚至花花綠綠的遊艇和內河船隻駛向敦刻爾克,缺乏護航艦船、時刻面臨著德國飛機的轟炸和掃射,但這些平民表現出來的頑強品質甚至不遜於軍人。
28日,天氣突變,敦刻爾克上空陰雲彌補,惡劣的氣候空軍的出動,英國海軍則從德軍的水雷封鎖線中開闢出更多的航道,並安排專門的小艇在航道中負責指引,隨著越來越多民船的加入,從敦刻爾克港撤退英軍士兵的度大大加快了,吃水深的小船甚至可以直接從海灘撤離人員。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英國士兵從敦刻爾克登船撤走,德軍最高統帥部裡整天都可以聽到阿道夫。希特勒標誌性的吼叫聲,元的憤怒先指向空軍,迫於無奈,施佩勒只好派出一個大隊的轟炸機在戰鬥機護送下強行出擊,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一顆炸彈落在敦刻爾克港口,德國空軍反倒在機群返航降落時因為事故損失了兩架Ju87,轟炸行動難以為繼。接下來,6軍的進展緩慢也遭到德國元的強烈抨擊,他甚至指責國防軍缺乏進取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