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的後橫斷面。
這樣一套下來,兩人基本就可以告訴張海諾這裡的鋼鐵是否符合要求了。
這是他們由北自南參觀的第7家鋼鐵廠。之前6家雖然也軌、橋樑部件和造船用鋼材的經驗,但都沒能過艾爾頓和馬休這一關。根據兩位德國專家的評估,他們生產的鑄鋼部件用於中小型船隻尚可,但要用來建造萬噸輪還差得很遠!如果強行使用質量不達標的鋼材建造萬噸輪,那麼即使建成了,也經不起風浪地顛簸。
如果說是建造軍艦用的鋼材麼,那這些鋼廠地產品就差得更遠了!
經過兩位專家這麼一解釋,張海諾對於巴西國內船廠為什麼不建造中型和大型軍用艦艇也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造船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工業,沒有冶煉、鑄造、機械儀器等工業的配合是無法獨立存在的。
這時候,他不由得想起了甲午戰爭,想起了那時候的北洋艦隊,光靠從外國購買艦隻而不努力展本國工業的話,即使甲午戰爭不敗,那乙丑、丙寅戰爭又當如何呢?
即便是若干年後的抗日戰爭,日本6軍憑著二流的武器裝備能夠在中*隊面前佔盡火力優勢,但是一遇上了裝備精良的老美,他們就被打得灰頭土臉找不到北。工業,對於一個國家的國防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想到這些東西,張海諾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可惜的是,此時中國的局勢並不比德國好,軍閥混戰、圍剿與反圍剿,還有接下來的抗日戰爭。民族工業在內憂外患中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展機會。
如今,作為一名“失蹤”的前海軍潛艇指揮官,張海諾深感自己的力量微薄——若在此時前往東方,不僅u148以為繼,在那個外國勢力橫行地地方能否保住這個秘密也是個很大的未知數,再,未來二十年,巴西的穩定局勢對於他們的展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張海諾正想著這些未來遲早會生的事情,兩位冶金專家就已經將他們老一套的“望聞問切”進行了一遍。他們相互小聲交流了一下,然後由年長几歲的艾爾頓向張海諾彙報他們剛剛所得出的結論:
“先生,如果這裡真的是巴西最好地鋼鐵企業。那麼我們只能說,巴西這個國家的冶金技術比歐洲落後許多!就算他們這裡品質最好的鋼鐵,頂多只能夠建4ooo噸地貨輪,上至少一個等級。否則是無法滿足的!”
難道今後造船廠建造萬噸輪用的鋼材就得從國外進口了嗎?張海諾心裡不免有些失望。從國外進口鋼材將是治標不治本地辦法,長此以往,船廠的營運成本將大大增加,而成本的提高也意味著在價格這一塊的競爭力下降。可如果只是拼質量的話,一來買方未必識貨,二來他們本來就是剛開始嘗試建造萬噸貨輪。就算有威塞爾造船廠的協助,質量也還有一個提高地過程。
不過,艾爾頓剛剛所說的“技術提高一個等級”這句話提醒了張海諾,他反問艾爾頓:“您說的這個技術提高一個等級,需要重新引進全套裝置並改擴建廠房嗎?”
艾爾頓看看自己的同伴馬休,思量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家工廠的裝置已經完全落伍了,想要鍛造出優質的鋼材。就必須引進全套的先進裝置。這種裝置在歐洲和美國都很常見。在如今的局勢下,價格肯定要比戰前便宜很多!”
這樣專業方面地解釋倒不至於太高深,張海諾想了好一會兒,心裡已經有了一個主意,於是請弗洛倫絲向這位專員轉達自己有意與他們進行合作,但需和他們的主管進一步面談的要求。
兩個小時之後,張海諾他們被引到了一個氣質優雅的中年人面前,此人有著一副歐洲面孔,但說著一口難懂的葡萄牙語。
“我們的造船廠引進的是全套德國裝置,並且和德國最好的造船廠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但是。出於成本上的考慮,我們在建造船隻方面今後只准備引進歐洲的一些關鍵儀器。木材和鋼材希望能夠巴西化!我們之前已經考察過巴西地其他鍊鋼廠,貴廠的確是巴西最好地。因此,我們有意和貴廠進行長期合作,但前提是貴廠能夠進一步提高鋼材的質量!”
張海諾隨後還告訴這位鍊鋼廠主管,他的造船廠步入正規之後,每年需要至少5ooo噸優質鋼材,其中有一果皇家鍊鐵廠未來幾年依然只能提供目前這種級別的鋼材,那他每年只會從這裡訂購2ooo噸鋼材,缺額從美國
這位鍊鋼廠的主管顯然也知道自己鋼材的水平,他很快放棄了爭辯,並對此表示了自己的無奈:
“林克先生,實話跟您說吧!我們工廠一年要生4噸的生鐵和鋼材,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