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一梭子之後閃人,又或者步槍神射手暗中打一槍就走。
神射手的目標主要是鬼子的軍官,步槍的設計距離遠,精確度高,同時大量殺傷鬼子的軍官比殺傷鬼子兵效果更好,更能降低鬼子的戰鬥力。
衝鋒槍手,基本三個人、兩個人一組,2、3個人的目標不大,容易隱藏,逃跑時也好掩護,他們埋伏在路邊,鬼子的部隊一到伏擊圈,對著人群就是一梭子。因為距離比較近,為了逃跑,他們還會在自己埋伏的位置裝上一兩個詭雷,當然有的是用手榴彈改造的,被襲擊的鬼子通常都是試飛惱火的衝上來,一般至少會有一個小隊,甚至多個小隊,然後毫不知覺的衝上來觸動詭雷,或者引爆手榴彈,把他們炸的人仰馬翻,損失慘重,吃虧上當之後要是慢慢的衝上來,那伏擊的中**隊就可以從容的逃跑。
而炮的話,因為要運動,要逃跑,所以使用在崑崙關繳獲的日軍的擲彈筒,日軍的擲彈筒重量只有2。7公斤,而迫擊炮最輕的也有6公斤,一杆步槍的重量一般是四公斤左右,而擲彈筒的重量比步槍還要輕的多,因此十分好攜帶。
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和日本軍隊,口徑在50mm以下。單兵攜帶,不佔編制。德國擲彈筒口徑50毫米,彈頭重1千克左右,射程250米左右,射速25發/分,殺傷半徑在5米左右。
日本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兩種型號,主要區別在於拋射筒長度,侵華日軍主要裝備拋射筒為254毫米的擲彈筒,每個日軍步兵小隊(相當於中國的排,人數在50人到70人之間)都配備一個機槍小組(有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小組(有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班。後期為一個小隊一個擲彈筒,一挺輕機槍。
中**隊繳獲擲彈筒後加以仿製,因根據地條件限制,無法給拋射筒刻上膛線;因此採用滑膛結構,為了不影響射程,拋射筒加長至400毫米。抗日戰爭期間,中**隊曾大量仿製這種擲彈筒,給日軍造成殺傷。
因為發射準備時間短,還被廣泛用作指揮部自衛火器。彈頭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發/分,殺傷半徑5米左右,擲彈筒重量相對德國的要輕一些另外還有中國,當然中國是仿製的。
擲彈筒的優點很多,比如重量輕,易於攜帶,可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世界同口徑的迫擊炮一般至少要超過6公斤,**式擲彈筒只有不到3公斤,居然比一把步槍的重量還要輕的多,非常適合單兵攜帶。
九一式手榴彈也不過0。45公斤,一個彈藥袋裝彈八發也不過3。6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系統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還要輕的多。由於重量輕,擲彈筒小組不會像迫擊炮組或者重機槍組一樣由於負重大……無法及時隨一線步兵作戰。實戰中,擲彈筒小組甚至可以隨著步兵衝鋒。
再比如威力不錯,造價低。一般來說,擲彈筒的殺傷半徑大約在5到8米,一發榴彈如果落在人群中可以殺傷數十人,這個威力對於50毫米口徑來說還是不錯的。擲彈筒對技術成熟的日本來說,造價只有步槍的四分之一,而九一式榴彈和普通步兵手榴彈基本相同也是極為廉價。如此的價格相對擲彈筒的不錯的戰績來說,簡直是太便宜了,在二戰期間僅僅國民政府就製造了4萬多具,大量裝備**部隊。
另外它還可以發射化學武器。大家都知道日軍在二戰中曾經普遍使用化學武器,直到今天還有數十萬枚化學炮彈留在中國東北沒有處理。日軍中一般把化學武器叫做“決勝武器”,他們認為化學武器對於防守非常頑強但是基本沒有裝備防毒面具的中**隊效果極佳(日本士兵每個人都配有防毒面具),可見其重要性。在最為艱難的攻堅戰或者防禦戰中,日軍採用迫擊炮和擲彈筒大量使用化學彈頭。
在1937年的凇滬會戰中日軍首次使用擲彈筒發射催淚性氣體和噴嚏性(嘔吐性)氣體,造成中國守軍很多士兵失去意志。到了1938年的武漢會戰期間,由於日軍遭遇**多次圍殲和更為頑強的阻擊,日軍使用毒氣更加肆無忌憚並開始使用劇毒的糜爛性毒氣芥子氣和路易氏氣,造成中國士兵的大量傷亡。
整個八年抗戰的某些戰役中,中**隊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傷亡在化學武器上。而擲彈筒屬於排一級一線支援武器,可以根據戰場的需要,非常及時的釋放化學武器進行戰術打擊,非常方便。
擲彈筒在攜帶或者威力方面,在運動戰中是最方便攜帶的,也是最合適在運動中作為冷炮使用。而在陣地戰當中則可以使用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