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頁)
而那邊張老頭和周家和黃家商議的結果也出來了,周光勇和黃大安聽說張家要爭里正,一愣之後,就贊成了。
這三家的關係是極好的,而周家和黃家人口少,底氣不足,自然爭不了里正,再者張家的三個兒子都識文斷字,聽說大兒子和二兒子都上過幾年學的,只是後來家裡沒有錢財支援,才沒有去考科舉,而三兒子學問上雖然不行,卻是一個大夫,尋常的發燒感冒什麼,都能夠治癒。
相比起來,張家爭里正的底氣是足許多,再者張家爭到這裡正,以後他們兩家的日子也會受到照顧,算是一件好事。
張志禮提議今天就去再請幾個平日裡和三家相處的都不錯的人家過來,也不拘泥請一家老小,請個當家人就行。
把張家想爭里正的訊息透露出去,然後隱晦的爭取大家的支援。
周光勇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就說了兩個人的名字,說:“楊思恩和羅青山都是老實人,做事勤懇的很。”
黃大安也說了幾個和他相處的不錯的人,然後這些人家由他們去請來。
各自散去之後,張志仁就拉著張志禮到一旁說話,“是不是沁兒那丫頭和你說的?三弟,我們家的情況真的不適合去爭里正,越是惹眼,越是危險!”
聽著二哥的告誡,張志禮卻有自己的想法,他說:“二哥,我知道你的意思,最好是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不要惹人眼,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要是爹成了里正,我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可是……”
“我仔細想過了,臨川離徐州千里遠,我們又和這麼多難民混在一起,並且改名換姓,有了新的戶籍身份,富足村又地處大山之中,偏僻的很,只是爭一個里正,不礙事的。”
張志仁沉默了一下,才說:“既然爹也同意了,就試試吧。”
說完他垂頭喪氣的走了,心裡有些忐忑,也不知道該希望順利爭到里正,還是不爭到的好。
張志禮看著二哥的背影,只覺得二哥不知變通,有的時候,人不能一昧的畏首畏腳!否則當初又何必逃?既然活了過來,就要好好的把日子過下去才是!
想到二哥平日裡很照顧徐老頭,就喊著他:“二哥,你去叫徐老頭過來吃飯吧!”
張志仁對這事有些懈怠,又想到徐老頭挺可憐的,叫他過來吃頓好的也好,便點了點頭,自去叫人了。
到了晚上,也沒有進屋,一大群人全部坐在門前的空地上,燒了兩堆火,將附近照的十分透亮,就是那些沒有被請過來的人家也知道張家的動靜,打聽之間流傳了一些話語。
大家聽說鄭大人的兒子鄭成凱上山打到不少東西,請大家過來一起享受,頓時心裡對鄭大人更是尊敬,想著龍生龍鳳生鳳,鄭大人的兒子自然也是一個好的。
楊氏等幾個婦女煮了兩大鍋糙米粥,又將兔子肉和野雞黃麂什麼的切成長條,用鹽稍微醃了一下入味,然後再用削好的棍子插上,每個人分上一塊肉,讓大家自己烤著。
當天晚上大家吃著難得的烤肉,心裡十分的舒暢,更何況那肉上面是灑了鹽的!
頓時那幾個人對張家就另眼相看了,又看著說著話的鄭成凱,心裡有了思量。
大家都是逃荒來的,難道張家就有錢買鹽?肯定是這鄭小少爺送的吧!
這張家倒是好運的很,交了鄭小少爺這麼一個貴人!也不知道和鄭大人是不是也有交情?平日裡聽張家兄弟說話,都斯斯文文的,一派讀書人的模樣,想來因為這樣,才入了鄭大人的眼。
張老頭也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吃飯的時候,只和大家說著家常話,並不提自己想要當里正,讓大家支援的話。
待時間漸晚,大家就各自散去了。
鄭成凱今天也很盡興,雖然吃的比平日裡差上幾倍,心裡卻很滿足,尤其永安他們眼裡的崇拜和喜愛,更讓他得意,晚上了自然也不好回去,就在張家草屋佔了一個位置,混亂睡了一覺。
鄭成凱已經十三歲了,雖然有七歲不同席的說法,但是張家人因為心裡感謝鄭大人和鄭成凱,也不會說什麼,只讓鄭成凱睡在晗生那邊。
第二天上午時有個衙門幫閒的駕著一輛馬車過來,說是鄭大人吩咐過來接人的。
鄭成凱已經玩的盡興了,和張沁兒道別,說:“昨天我是不適應那弓箭,等哪天我帶著自己的弓箭再來!你就看著吧,肯定會比昨天打到的東西更多!”
永安忙崇拜的說:“真的嗎?過幾****就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