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4 頁)
。三條和從北往南至此彙集一起進入長江。嘉陵一面靠山,三面環水,雖然算不上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嘉陵的背後就是蜀地大名鼎鼎的兩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蜀地多山,天下共知,其中以峨眉,青城最為出名。峨眉山高千丈,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瀰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站在峨眉山下,望著高聳入雲的山頂,龍飛不由的想起這麼一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註釋1'“好!”典韋帶著幾個後生小輩一個勁的較好。
龍飛有些尷尬,看著典韋:“我說的這幾個字你都會寫嗎?”
典韋搖搖頭。龍飛抬腳就是一下:“字都不會寫還知道個好!趕緊滾蛋!”引的眾人一陣大笑。
李儒搖頭苦笑:“這峨眉山方圓百里,果然壯觀,雲霧繞行其間似有飄飄若神仙的感覺,等我不能再為主公效力之時,但求主公在此給我一塊地方頤養千年,此生足矣!”
徐庶看了看,來到龍飛身邊:“據可靠訊息,荊山四老離開荊州之後,就在這山上,至於何地沒人知道!”
典韋正好聽見,立刻大聲道:“上去找不就得了?給我三百兵馬,我將那四個老傢伙全給你抓下來!”
“萬萬不可!”李儒連忙道:“相傳明帝永平六年,有姓蒲者,採藥于山上,見一鹿欹跡如蓮花,異之,追之絕頂無蹤,下山後問起修行的寶掌和尚,和尚說是普賢菩薩,峨眉山乃是佛家清淨之地,動刀兵恐有不妥,還請主公三思!”
郭嘉笑道:“我聽說的故事可和文優不同,傳聞盤古開天闢地,峨眉山只是一塊巨石,顏色灰白,高接藍天,寸草不生,有一聰明能幹的石匠同他的妻子繡花女,決心用他們的雙手將巨石打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為他們的決心和努力所感動,在神仙的幫助下,石匠把巨石鑿刻成起伏的山巒和幽深的峽谷;繡花女把精心繡制的布帕和彩帕拋向天空,彩帕飄向山頂,變成豔麗無比的七彩光環;布帕飄舞在石山上,變成蒼翠的樹林、飄的彩雲、飛瀑流泉、怒放的山花,變成歡唱的飛鳥、跳躍的群猴和遊走的百獸,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綠水歡歌,因為這座青山象繡花女的眉毛一樣秀美,所以人們把這座青山叫峨眉山。”
郭嘉說的繪聲繪色,眾人聽的如痴如醉,似乎那些東西就在眼前一件件的變了出來。等眾人憧憬的差不多了,龍飛咳嗽一聲:“這些東西都是百姓按照自己的想象編造出來的,派人上去並非不可以,只不過有一個問題,既然荊山四老能將這個地方作為老巢,必然有準備,我相信這山中機關重重,別說三百人,就是三千人如果不得其法進去也出不來!”
“誒!”典韋突然神秘的一笑:“我有一個好主意,一把火燒了這峨眉山,就算他們有機關也一起燒了!”
“哎!”龍飛嘆了口氣,看著典韋:“你可知這山有多大?山上有多少人?一把火燒了,得燒多長時間?會燒死多少樹木、動物?和你沒法說,一邊安安靜靜的待著,不許說話!傳令,安營紮寨,明日我們上山看看,拿下益州決不能將他們留在這裡!”
峨眉山頂上,一座隱藏在山林樹木之間的小小寺院,本來這裡是供奉普賢菩薩的寺廟,如今進行了很大的改變。門口的牌坊和旗杆被人挖了,換上的是一株株小樹,等這些小樹長起來,就能完全遮蓋後面的房屋。大雄寶殿的牌匾也被拆了,換了一塊四老亭的牌子。
司馬徽、龐德公、諸葛玄、黃承彥四人跪坐在四老亭之內,他們身後幾丈高的普賢菩薩像安詳的站立在蓮花臺上,旁邊站著一頭乖巧的白色小象。幾個人面對著門口,一個穿著黃色僧衣的光頭跪在幾人的面前。
諸葛玄深吸一口氣:“他們在山下有什麼動靜?”
光頭連忙道:“已經安營紮寨,似乎有攻打的意思!我已派人密切監視,有什麼異動,立刻就會報告!”
龐德公一揮手,光頭起身雙手合十,彎著腰退了出去。四人對望一眼,司馬徽道:“峨眉山如此廣大,龍飛的兵馬也就幾萬,我看未必會攻打!”
龐德公點點頭:“不錯,龍飛是個聰明人,他肯定已經猜到在這峨眉山我們有所準備,以他的性格不會貿然進攻,最大的可能就是親自上山檢視。”
“如此正好,我這就佈置,只要龍飛上山,立刻將其誅殺!”諸葛玄說著就準備起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