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忙不過來不是!於是常在晚上睡覺前,琢磨些東西,把剩餘的問題數給問了,總之絕不浪費就是。
一天挺無聊的,不知道怎麼就問道了修仙文上,付清猛地想起了那個袋子裡的瓶子,邊拿出來詢問,果然,這裡頭是丹藥,有能解百毒的解毒丹,有療傷的培元丹,有強身健體的淬體丹。只是他們都不能吃,能量太大,不過付清是誰啊!那是網文中的老鳥,什麼法子沒聽說過。立馬就想出了法子了。
她把其中一顆淬體丹硬生生的用那把寶刀切成了十份,然後把其中的一份放到了自家喝水用的水缸裡,再用這水煮豆漿,幾番稀釋下來家裡頭的人能喝到的真的是不知道能有多少了,再大的能量這麼分也感受不到多少了不是!於是就在這樣的不知不覺中,家裡人的身體就變好了,不說別人,最明顯的就是付張氏了,她已經能出門了,不然這繡活誰送?
付清一邊燒柴,一邊看著鍋裡翻騰的豆漿,腦子裡忍不住想,這些豆漿是不是也算是外掛?
作者有話要說:
☆、19新年
日子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就是小年了,到了這一天開始就是呼籲正式
的進入過年的範疇,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之後才算是過完,真說起來,古代的年,其實相當於如今的長假,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每年只有這一段時間是屬於命令規定,或者說約定俗成可以暢快的休息,暢快的吃,暢快的玩的。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把這樣的放假一直延伸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
小年這天要祭灶神,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一天的活計就是大虎帶著二虎兩個人做的,別看二虎小,人家那也是男人,恩,小男人。而付張氏和付清則是隻有避開的份。
大虎很是慎重的把灶君像貼好,又擺上供品,上香,送酒,一應祭灶儀式都做完後,把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就算是“送神上天”了,等到大年三十晚上,再用“接灶”儀式把灶君接回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付張氏也好,付清也罷,就是大虎也忙得快直不起腰來,不過心裡邊高興,“掃塵”亦是“掃陳”,明年會是翻新氣象的。特別是對於大虎和付清來說,他們心裡可是還記掛著那株人參能換多少銀子呢!
一天接一天,每日都有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只是家裡人實在是少,有沒有壯勞力,最後不過是付張氏帶著兩個算得上半個大人的大虎和付清在家裡忙,讓二虎看著小的,一直忙到了年三十這天。
雖說今兒是年三十,大虎兩個上午依然去山上裡跑了一趟,大年初一、初二是不出門的,下回出來就是初三了。這樣一來,家裡的必然有好些天沒有收入,大虎自然是心裡著急的,他也不想能弄回來換多少錢,可是她覺著能拿回來到時候當做年禮也是好的,果然,一去就是五隻兔子,加上家裡存下的,就是付張氏走孃家也夠了。
這天中飯一家人簡單的吃了一點,就開始忙活開來。晚飯,年夜飯,這是所有人都最重視的一頓飯了,雖然付石匠失蹤還沒有訊息,但是這不影響全家吃這頓飯。因為他們堅信,爹一定會回來。
大虎帶著二虎貼門神、掛桃符,付清則是和付張氏一起負責貼已經剪好的窗花。裡裡外外的,家裡已經漸漸添上了許多的紅色,有了一絲熱鬧的喜氣。
隨後付張氏領著家裡的孩子在廚房裡做晚飯,上午的時候就把多數的東西都洗乾淨了,下午只要一樣一樣的煮出來就成,都是些耗時間的慢工活,主灶和偏灶都用上了。
除了自家逮的野兔不算,又在齊家肉鋪買了半斤豬肉,兩隻豬腳,一共花去了三十文錢。準備豬腳燉湯,豬肉炒個菜,他們家兔子肉倒是吃的不少,家裡也有,野雞也準備了一隻,可是這豬肉卻是好久都沒有怎麼嚐到過了,這次也算是過年嚐鮮了。
本來還計劃買條魚,好有個年年有餘的好口彩,可冬季裡的魚往往是有價無市,弄得付清只咋舌,眼珠子亂轉,想著自己是不是可以用這個來掙銀子,就差沒有鑽到錢眼裡去了。
這一頓飯最主要的素菜就是白松和豆芽,說起這個豆芽,那也是付清的傑作。看到黃豆,有了豆漿,雖然做豆腐她是不成了,就是磨豆漿剩下的豆渣她都是做了豆餅當乾糧了,最後實在不怎麼喜歡,讓大虎找了豆腐坊給賣了些小錢。可是人家付清還是有優點的,這不是,把豆芽給做出來了嗎!還趁機放到了豆腐坊施家大郎家寄賣了起來,雖然不多,可是也是比長期的進賬。
只要把飽脹了的黃豆放進木盆裡,用布蓋住,放在炕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