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如此,正好。
……
時間便在一日一日的參悟當中緩緩過去。璧華真人是在第三日午後醒過來的,她一睜眼,婉倩便感覺到身邊的動靜,連忙從修行中退了出來。一回頭,便見璧華真人正對著她微笑。
那是如何美麗的一張面容,靜好而瑰麗,連周圍的空氣都籠上了一層夢幻的色彩。大乘期的璧華真人,有著這世間任何女子都無法企及的美麗。
之後的日子,婉倩便與璧華一道,進了真人的洞府一道清修。這段時日可謂是婉倩的飛速進步期——得了天地之造化的璧華,對於天道規則是一日比一日更為通達洞明,因而對於婉倩的指點,更堪比先前的數年之功。
這樣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婉倩終於將識海中的規則吸收完畢,只是這一來,竟不料被她發現了一件奇事
——原來,那些仙道規則,竟有不少在不同地方都重複出現的情況。結合它所表達的涵義,經過相反的推演,婉倩發現,她竟然能夠給這些表示相同涵義的規則賦予名稱,也就是說——命名就如甲骨文現世之後,人們不得其意,但經過多篇破解,到最後,卻也能讀懂四五百詞彙,婉倩的情況,便是這樣。
當然,這樣的規則之名,畢竟只是極少一部分。如最基本的“時”、“空”、“道”等等。不過,這畢竟也是她的一項成就發現。講給璧華真人聽後,真人也是愕然不止,然後莞爾。
這一日,婉倩從修行中醒來,眼中一片激動。……終於,終於成功了。
《望仙訣》第八層,終於在真人渡劫之後的三年半後完全推演成功這意味著,她可以一直從元嬰期,修行到渡劫期。然則渡劫之後,自然成大乘之體,到時候,人間的修行法則,卻是不再適用……這是不是意味著,《望仙訣》實際上就到此完結,當年流傳下來的第九層,或許是記載的其餘內容?
難道是妥善渡劫的方法?……想一想,似乎也不無可能。
走出洞府,和煦的陽光自藍天上傾瀉而下,便如下了一場溫和暖靜的光雨,柔柔的,又讓心底滿是明亮。她站在陽光當中,有一瞬間的失神。萬籟俱靜……唔,不對。有風……有風的聲音,悄悄地在耳邊呢喃。有種子破土而出,拱破泥土時發出的輕微聲響。還有春花綻放,蝴蝶舞翼,蟲子鑽出冬眠的草葉,探出頭來,張望著整個世界……
這一刻,她似乎飛到山間,聽著山間松濤林嘯;又或者飛到林裡,看著林間萬物競相爭長。她似乎沒有動過……但是,她又如親眼所見一般,枝頭的綠芽一瞬間撐開,綻吐芳華;枯葉下的小菇撐開溫暖潮溼的葉,亭亭玉立……這一刻,她便是這一片世界的洞察者,明察秋毫之末……
這與神念掃描是不一樣的……
神念當中,萬物被還原成最根本的靈力,哪裡有這樣鮮活明亮的世界……
這……到底是什麼……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覺得心底突然湧上層層疲倦來。那疲倦,一波一波,不斷湧來。她閉了閉眼睛,這才發覺……至始至終,自己都閉著眼睛……
睜開眼睛的一剎那,她清醒了過來。腦中滿是疲倦叫囂,身後卻傳來輕輕的衣袂翩躚之聲。回眼一看,果真是璧華真人。
真人抬眼看了看天,見滿天晴空,微微彎起了嘴角,“天氣不錯呢。”
“真人。”她喊了一聲,調整著呼吸,靈力運轉全身,那腦中的疲倦之感這才緩緩褪去。
璧華真人看了她一眼,突然道,“你還未到境界,強自出竅,未免有些勉強。”
……欸?出竅?她驚喜地回過神來,“方才……方才弟子竟是出竅了麼?弟子竟是不知……只是覺著那感覺著實奇妙,這才……”
“照理說,不到元嬰巔峰,是很難有出竅的情況的……”璧華真人想了想,也不知其所以然,不過看向婉倩時,眼神中依然帶了絲喜色,“不論怎樣,你才元嬰中期的修為,能有這樣的機遇,確實難得了。今後若再有出竅的時候,你只需注意,不要將時間拖得太長。再怎麼說,現如今的出竅,對你的靈魂也是一種負擔。”
“但是,現如今的出竅體驗,是不是對將來衝擊出竅期,有莫大的幫助?”她卻是很快想到了這一點,見璧華真人笑著點頭後,才笑嘻嘻地應道,“弟子明白了。”
璧華真人淡淡地笑起來,將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她再次望了望頂上,那碧藍又深不可知的蒼穹,半晌,才悠悠道,“我能感到,我的飛昇之日,就在最近的日子了。以前不覺得,但當真要離開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