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部分(第3/4 頁)
不過“裝甲邁爾”的代理師長並沒有幹太久就被降了級其實他當上師長也是偶然因素所致,因為他的上司也就是原來的師長維特上校在高加索山脈邊緣的一次前線視察中被蘇軍游擊隊打死了,作為黨衛軍第12師中軍銜最高的軍官,當時還是中校的邁爾就代理了師長,還指揮部隊打了幾個星期,直到蘇俄正式停戰。
隨後,蘇德前線的德軍就開始轉入休整。一部分狀態比較好的部隊和軍官被第一批抽調出來,組成了一些編制較小但是非常精銳的旅,作為歐共體遠征軍的先遣部隊派去了美洲。
而“裝甲邁爾”也得到了同樣的機會,作為新組建的黨衛軍第5“基拉女王”裝甲擲彈兵旅的旅長被派去了美洲。
“魯道夫,歡迎你來到喬治敦島。”
邁爾和小裡賓特洛甫互相行了抬手禮後,就半開玩笑地對他說:“這裡其實是一座位於南美大陸上的島嶼。”
“這裡是島嶼?”
小裡賓特洛甫一愣,“從地圖上看,喬治敦的西北兩面臨著大西洋,另外兩面都是相當平整的陸地啊。”
“是陸地。”邁爾點點頭,“但是和歐洲的陸地不一樣,英屬蓋亞那(實際上已經屬於蓋亞那共和國)有大約21。5萬平方公里,比波蘭王國還要大,但是人口不到20萬,而且大多數都集中在喬治城附近的沿海地區,從事捕撈和農業。從喬治城的海岸線向內陸走上10公里,就是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了。沒有什麼路,也沒有什麼居民,完全就是森林的海洋。所以喬治城實際上是一座島嶼……我們其實是來美洲大陸守島的。”
“可是……我沒有發現什麼防禦設施。”小裡賓特洛甫皺了下眉,“除了幾個高炮炮位外沒有發現任何防禦設施。而且沿著海岸線都是棚戶,這難道不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射擊視線嗎?”
“不錯啊,真不愧是打過4年世界大戰的老兵了。”邁爾扭過頭,抬手指著西南方向笑道,“沿著德默拉拉河一直往內陸走上40公里才是我們要堅守的‘喬治敦島’。從1942年開始,我們的人就一直在那裡進行建設,修建了碼頭、大型機場、營房、防炮掩體、炮兵陣地、防空陣地和簡易公路,還囤積了不少物資。我們天亮後就乘坐登陸艦去那裡,然後等著美國人來送死!”
防禦英屬蓋亞那的計劃是法爾肯霍斯特大將在蓋亞那擔任遠征軍總司令的時候制定的。遵循的是“要塞防禦”的原則,集中兵力佈防一點。而且還採取了“守內陸不守海岸”的策略,以避免將守軍置於美軍水面艦艇的重炮威脅之下。
所以真正的“喬治敦島”並不在海邊,而是在距離海岸線40公里(這個距離足夠避開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的轟擊了)的內陸,在無邊無際的熱帶雨林環繞之中,只能透過狹窄的德默拉拉河、建在雨林當中非常隱蔽的機場,以及很難通行的林中小路同外界聯絡了。
……
天色方亮的時候,小裡賓特洛甫和“裝甲邁爾”已經在前往“喬治敦島”的途中了,仍然乘坐著那艘滿載排水量四千多噸的登陸艦。
登陸艦在內河中緩緩行駛,逆流而上。小裡賓特洛甫和邁爾兩個人都站在甲板上“看風景”,實際上是在熟悉地形。
“沒有路可以走嗎?”小裡賓特洛甫注意到兩岸出現了大片的原始森林真是很難想象歐洲人在400多年前就到達這裡了!
“離開海岸線10…15公里就沒有什麼路了,”邁爾說,“這一帶全靠水上交通。雖然我們歐洲人在這裡經營了400年,但是顯然沒有認真開發過。這對我們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只要在戰時用水雷封鎖德默拉拉河,美國人就只能和我們打叢林戰了。”
“上校,那是什麼船?”小裡賓特洛甫的眼睛很尖,他在河道一旁的水面上看見了一艘藍灰相間的迷彩色的小艇。
“是一條s艇!”邁爾瞄了那條船一眼,“是條s100型的魚雷快艇,屬於約翰森上校的第5魚雷快艇支隊。約翰森上校也是喬治敦島上的海軍總指揮。”
s100型魚雷快艇是德國海軍擁有的最大的一型魚雷快艇,排水量達117噸,擁有3臺戴姆勒…賓士mb511增壓柴油機,其航速可以達到42節。
除了噸位大、航速快之外,s100艇還擁有堅固的裝甲和強悍的火力,配備有1門20mm機關炮、1門40mm高炮和2具533mm魚雷發射管,在船尾還安裝了水雷滑草,可以用來佈設各種型號的水雷。
此外,s100艇的續航能力也非常驚人,達到了大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