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部分(第3/4 頁)
斯曼就是因為胡安。庇隆的求援而被希特勒從措森叫到貝希特斯加登的鷹巢來的。
當他走進希特勒的辦公室時,第三帝國的總理看上去非常平靜,臉上還掛著微笑,他從辦公桌後面站起身,上去和赫斯曼握手:“帝國元帥,我們的南美洲小朋友遇到了麻煩,需要我們出手相助,我們有餘力幫助他們嗎?”
“我們當然有餘力了。”赫斯曼說,“上飛機前我已經和奧麗加通了電話,她同意派出300名接受過fw190駕駛訓練的飛行員組成一個俄羅斯皇家空軍遠征師去阿根廷。”
“派俄羅斯人去?”
“是的,派俄羅斯人去就行了,他們足夠應付美國人了。”
俄羅斯皇家空軍是以叛變的蘇聯紅空軍飛行員為基礎組建的,規模並不很大,常用的作戰飛機只有1000架。不過卻擁有許多技術一流的飛行員這些人都是在同德國空軍的較量中成長起來的精英,特別善於截擊作戰。
因此赫斯曼在得到了歐洲聯軍駐新阿斯巴尼亞司令部的報告後,馬上就給遠在彼得格勒的奧麗加掛了電話,請她派出空中遠征軍。
“我們的人呢?”希特勒問,“難道兵力不夠嗎?”
“兵力當然是足夠的,”赫斯曼回答,“但是我們應該讓敵人相信我們的航空兵力並不寬裕。”
現在歐洲共同體的航空兵力主要就是德國空軍、德國海軍航空兵、法蘭西空軍和法蘭西海軍航空兵。俄羅斯皇家空軍只能算邊角料,而英國皇家空軍的力量主要用於印度戰場,其他各國的空軍基本是打醬油的存在。
而德國空軍、德國海軍航空兵、法蘭西空軍和法蘭西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實力是相當強悍的。擁有的各種常備作戰飛機(不包括教練機、運輸機和後備飛機)的總數超過了23000架!雖然不能和美國人擁有的常用飛機數量相比,但是結構更加合理,戰機效能更為先進,飛行員的技術水準也高出一籌。所以在大西洋、蓋亞那…加勒比這兩大戰場上的空中教量中一直佔據優勢。
但是現在歐共同空中力量的優勢還不足以支撐實行“高奇堡計劃”,因此還有必要將美國人的空中力量從紐芬蘭島方向轉移到加勒比方向和新阿斯巴尼亞方向上。
而要達到用新阿斯巴尼亞吸引美國空中力量的目的,就必須讓美國人覺得德國和法國的空中力量正在接近運用的極限23000架的數量乍一看很多(實際上也很多),但是其中正經的岸基戰鬥機(包括重型戰鬥機)佔比卻不高。
在兩萬多架飛機中,各種艦載機和水上飛機就多達5000餘架;在各種型號的岸基中、遠端偵察機,中型、重型轟炸機又有不下5000架;同時各種對地攻擊用途的飛機(包括戰鬥轟炸機)的數量也超過5000。三個五千就是一萬五,也就是說法德兩國擁有的岸基戰鬥機的總數只有區區八千架。
而這八千架戰機也不能都當成截擊機使用,其中的至少兩千架必須用於各種護航和掩護(掩護基地、艦隊和偵察機)任務。而最後可以作為截擊機使用的六千架飛機則要守衛大西洋島嶼、大西洋壁壘、蓋亞那…巴西北部、新阿斯巴尼亞和歐洲的重要城市及設施,兵力算不上緊張,但也絕對沒到寬鬆的地步。
“美國人的航空兵力雖然比我們龐大了將近一倍有餘,”赫斯曼接著對希特勒說,“但是也遠沒有達到可以在所有戰區充分佈署的地步。因為美軍的戰機和飛行員在質量上都不如我們,而且他們必須在東部沿海各地佈署大量的戰機用於截擊我們的導彈和攻擊我們的導彈航母編隊。”
雖然德國空軍和海軍向美國東海岸大城市發射的導彈數量並不多,但是牽制美國航空兵力卻不少。
另外,由於法國海軍航空兵的br。810型雙發艦載轟炸機成功空襲了百慕大群島,也給美國人敲響了百慕大群島可能會淪陷的警鐘。所以這兩個月以來,美軍一直在擴建百慕大群島上的設施。估計將會在那裡佈署大量的航空兵力和地面部隊。
赫斯曼告訴希特勒:“向布宜諾斯艾利斯派遣俄羅斯空中遠征軍只是一系列欺騙行動的開始,還會有進一步的行動,會讓美國人相信加勒比海就是我們進攻的目標區域。”
“高奇堡計劃”現在已經接近最後定案了,副本很快就會送到總理阿道夫。希特勒的辦公室登陸北美洲這種級別的戰役,是需要統帥部會議批准的,希特勒作為統帥部會議的三巨頭之一,自然要研究“高奇堡計劃”的細節。而赫斯曼現在告訴希特勒的就是“高奇堡計劃”的一個關鍵細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